诗经中卫诗风气为人所诟病,其实源自卫宣公

我们常说《诗经》里特别是《国风》中有反映各地民俗的诗篇,其中郑、卫(包括邶、鄘)两地的诗篇风行之后,常被后来的诗评家批判两地乃淫靡之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郑卫两地多情诗是因为当地还保存着部落时代就流传着诸如生殖崇拜之类的男女约婚等风俗,倒并非是当地民众确实不在意淫乱之举。

然而,话虽是这么说,可惜卫国王室发生了一些让人们瞠目结舌的逆乱伦常的事件,并且还通过相关史籍流传了下来,又加之《诗经》又收录有叙述相关事件的诗篇,这就造成人们心中自然认为卫地自上而下都是带着淫乱之风了。一起来了解一下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卫宣公是卫庄公的儿子,未即位前就是个好色淫乱的酒色之徒。这还不说,居然还偷偷跟他父亲的妾室夷姜私通。这也罢了,偏偏夷姜还给他生了个孩子,只好先寄养在民间,这就是后来的公子急。

等到宣公即位后,倒是当自己的夫人般宠爱夷姜,并立了他们的儿子为嗣,这是想立他为世子的意思了。等公子急十六岁时,就为他聘了齐国诸侯齐僖公的长公主宣姜,准备前往迎娶。

要说齐国真是人杰地灵,不愧是姜子牙的封地,他的后人真真是出了不少俊男靓女。到了齐僖公这,世子诸儿高大英俊,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也是人中龙凤。长公主宣姜与次女文姜都是面如芙蓉,堪称姐妹花的一对绝世佳人。

等到去齐国的人回来之后禀报宣姜乃是个绝世美人,宣公那老迈的心脏又开始蠢蠢欲动,当下安排公子急前往宋国公干,这边厢一面让人安排能工巧匠日夜赶工,在那淇河之上建了座宫殿,华美至极,起名叫新台;一面又安排左公子泄火速前往齐国迎了那宣姜,回来后直接让她住进了新台。

原以为与如意郎君共浴爱河的宣姜满心欢喜的住进新台,洞房之夜发现新郎竟是自己的公公,大惊失色,绝望之下却也无可奈何,勉强之下接受了现实。可当时的国人闻讯之后却是无法接受,后来便作了一首诗嘲讽那宣公为老不尊,干这淫乱之事。这便是《国风·邶风》之《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整个说的就是宣姜想嫁个好丈夫,却没想遇上这么丑陋的公公,造成之后的历史中“新台”成了翁媳关系不正常的代称。要说故事到了这,荒唐事也够让人难以接受了。别急,还有更荒唐的。

那公子急是个懦弱又愚孝的人,对父亲的作为并没有太多抵触,只觉得能够接受。那宣姜之后接连为宣公生下两个儿子,分别是公子寿和公子朔。等到公子朔十五岁时,又是连番大事发生在卫国王室。

为了争夺世子位,公子朔使了计策侮辱夷姜与公子急,夷姜不堪受辱,自尽身亡。懦弱的公子急暗中偷偷哭泣。却被宣姜在宣公前吹那枕头风,又加公子朔频进谗言,三人成虎,宣公果真以为公子急要杀宣姜母子偿命,于是趁着亲家或者说是丈人齐僖公要联合他们攻打纪国之便,让公子急做先锋,先行前往。

这边又让公子朔安排刺客假装盗贼,在公子急必经之路上围杀他。这时宣姜的长子,仁厚的公子寿听到密谋,于是灌醉他,自己代他先行。下场自然是刺客误以为他是公子寿而将其脑袋砍下。

待到公子急酒醒知道不好,哪能让兄弟代死,于是也是前往送了自己性命。宣公听到公子寿也被杀,甚是心痛,接着一病不起,半个月后就死了。年方十五却阴狠毒辣的公子朔即位,为卫惠公。他的一位庶兄公子硕对此不爽,连夜跑路到齐国避难去了。

据说当时的人们知道这件事之后,真是万般滋味在心头,可这搞出事情的人是自己的国君,当然不敢名言,于是就写了篇诗作,比较隐晦的交代了这段历史。这首诗正是《国风·邶风》之《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事。愿言思子,不暇有害。

诗的大意是说,两个朋友乘坐小船奔向远方。对他有着深深的思念,希望他千万别遇上灾祸。至于弑兄篡位之事只能讳莫如深。

说到这按说王室乱象该告一段落了,偏偏还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卫惠公(公子朔)在护送郑国昭公回国复位时,两位左右公子乘隙拥立公子黔牟即位,同时又派兵阻断惠公归国之路。

惠公无法回国只好转头去了齐国寻舅舅齐襄公帮忙。襄公有心相帮,却怕黔牟杀宣姜泄愤,于是把原先跑到齐国的公子硕送回去,先知会宣姜让她安心。这随公子硕前来的襄公王叔公孙无知轻飘飘一句话,让右公子职生怕与齐国交恶,使计灌醉了公子硕。

公子职又安排人送公子硕进了别宫,跟那宣姜醉酒中行了那男女之礼,最后公子硕只能与母辈的宣姜结成夫妇。

没成想那宣姜枯枝逢了第二春,竟为公子硕连生三男二女,二女成人后分别做了二诸侯夫人,特别是小女成许穆公夫人后为救国变成了女中豪杰般的人物,成就一段传奇,倒是不在本文叙说范围了。

自卫宣公这为老不尊的诸侯开始,卫王宫接连发生逆乱纲常的丑事,与庶母通奸;强抢儿媳;逼死世子之母;为争王位悍然杀死兄长;又怕与齐国反目让公子与母辈成婚。这一桩桩、一件件没有一个能让人对卫王室生出好感或敬服之心。反而让人民激发了创作热情,以另一种方式在《诗经》中记录曾经发生的种种过往。

如此,这发生的种种再联系各种史籍,渐渐让后人给卫诗定下各种淫奔之词有了诸多凭借。不过,回过头来再看《诗经》中这几个地方的诗篇,结合“思无邪”的总基调,还是有那么多的纯美作品,可以算是瑕不掩瑜了。无须纠结于诗评家的种种论调,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她,自然全是美好。

百家号独家发布。万象打卡。

想了解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