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最美国风秦风蒹葭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诗实在是三百篇中最美的抒情诗句了,当然了这首诗每一句读起来都美很。

蒹葭

通过这首诗可以想想到那种芦苇丛中,伊人在那芦苇对岸水边的场景。随着芦苇随风荡漾,伊人或隐或显,思念不断。后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颇有一分相似之境界方可与对。

蒹葭是芦苇类的植物总称,具体其实是很难考证的,单论芦苇就有许多种,在关中的渭河河滩之上至今有许多芦苇生生不息。

毛传谓:“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人言讽秦襄公不用人才,显然不对。如按第一人称,那应该是表达襄公渴望人才,才方有这样的诗句,并且此篇是否襄公之后的诗句还亦未可知。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些诗是无邪的,读诗的人就不要想太多,就是读诗经不要太过发散,直接用心你体会理解的那层意思。

这首诗大概描述的是观中渭水边的景象,渭河滩上长满了这种芦苇类植物,现在也是。大家可以实地去渭河滩上感受一下,有水有芦苇的景象,想象一下思慕的人站在河边,隔着河渭水远看,心中无限思念。

本诗作为风,风者民间之歌也,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俗”之“风”同义。

其实是个男生暗恋一个女生,却又不善表白,只能在河边头看暗恋的女生,写诗表达思慕。

说明那个时期其实秦风淳朴,有自由恋爱之风,孔子写下来也是并未反对秦人青年这种自由恋爱之风。

后世文人为了以父子之文发挥其理想,改夫子思想以附会其思想实在不可取。

秦人为受儒家思想限制,建国较晚,思想较开放,所以秦风诸篇较直,读起来较顺,这跟秦人的风俗有关。读《诗》其秦风明显感觉很是淳朴,其风为国风之冠。

秦人为黄帝之后,但因近戎狄,所以形成了秦人较淳朴,彪悍,性直的性格。秦风就有了这种独特的风味,《蒹葭》则是直表思慕之意,并非讽刺国君。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形成如此美丽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