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专诗经会讲的玄月会讲读了《召南》前三篇《鹊巢》《采蘩》和《草虫》。想起我昨年在同济学报也正值发布过一篇读解这三篇的文章,这日发出来,供会讲师生和网友指责参考。
玄月诗经会讲灌音片断
我和李旭从船山《论采蘩》起程
谈准时候的形势学
礼的前际之豫和后际之留
以及书法中的疾速与滞留
这是我上面文章的着末一段中的句子:“即情认为道,与夫废情以求道,皆非正路。男女相思之情、相会之欲的起源,在于万物气化,各从其类,感而遂通。“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草虫与阜螽同又不同。正如“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鹊与鸠同又不同。正人与民同又不同。”
《诗经·召南》前三篇读解:
一种通变古今的经学试验
柯小刚
发布于《同济大学学报》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