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讲为政篇第二第22章管理之道

全文总字数个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看完全文,有价值98元的小礼物,等你来领#国学经典推荐#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诗三百诗:诗经。三百:概数,诗经三百零五篇,说三百是个概数。《汉书·艺文志》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我们现在理解的诗是纯文字的。但在古代,诗是可以唱的,相当于我们现代说的歌词。我们常说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有了语言,有了文字,有了纸张,有了印刷,文明才得以传播,所以,四大发明中有两个都是关于信息传递的。造纸术初现于西汉,到了东汉,蔡伦完善了造纸术,纸才有了大规模的应用。在此之前,虽也有甲骨、竹简、木简、布帛,但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那老百姓靠什么来传递信息呢?靠唱歌。人对于有格式、有规律,押韵的,朗朗上口的歌容易记住。所以能够传播开来的诗,都是属于这种类型。《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采诗官负责把各地的诗采集上来,王者用来观风俗。《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关于到底是不是孔子删述编辑《诗经》,历史学家们有不同观点。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就是,诗,既然是采诗官采集,必然数量庞大。采集来的诗,要想做到“诗以载道”,那必然经过了删减取舍,所以,呈现流传下来的就是三百零五篇《诗经》。一言以蔽之很好理解。一言,就是一句话。蔽,原意是遮盖,这里是指概括的意思。我们在说到儒家之道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需要一言以蔽之的时候。我们后面会学到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什么需要一言以蔽之呢?这等于是主次,本末的关系。朱子(朱熹)在《论语集注》里引“范氏(范祖禹)曰:‘学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意思是说,咱们学习呀,一定要有“知要”的能力,读完一本书,你能够用一句话概括,这句话就是这本书的最核心的部分。当我们能够掌握理解这最核心的部分了,回头再看这本书,然后就会融会贯通。范祖禹继续概括说:“经礼三百,曲里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意思是礼有无数的细则,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一个“敬”字。我们再看礼的时候,有没有发于“敬、畏”,你学会了再多的仪式,没有这敬畏之心,也不能说你懂了“礼”。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无邪”取自《诗经·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駉是强健的马,《诗经·鲁颂·駉》里赞美了各种各样的马,这里,孔子对应的是诗三百,各种各样的“风、雅、颂”。“思”在《诗经·鲁颂·駉》中是语助词,没有具体的意思。在翻译论语这句的时候,有也人翻译成“思想”,也未尝不可。“无邪”,正也,直也。我们现在说人“天真无邪”,是说这个人,没有私欲。没有私心杂念。儒家讲的“致、中、和“。喜、怒、哀、乐未发于,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的,就是天性。要发的时候,往往受收私欲干扰,就会不中,就会进退失据,就会不正,就会失和。我们刚才说了,王者为什么要采诗,因为要观风俗。那当时君子为什么要读诗?是要观古圣先贤如何正风俗。正风俗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无邪”。我们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也是要“无邪”,要“知正守要”。鲁僖公的马,有驈有皇,有骊有黄,有骓有駓,有骍有骐,有驒有骆,有駵有雒,有骃有騢,有驔有鱼。我们的企业里的人才呢?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高矮胖瘦,和我们的初心没关系,咱们不能以自己的私欲,自己的偏好,就给予肯定和否定,关键是要看他是不是能够认可我们的价值观,是否认可我们的愿景、是否愿意和我们一起为了愿景去努力打拼。这,叫“知正守要”。已看完全文,等你来给我发私信,领取价值98元的经典企业管理资料汇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