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讲解忠孝不能两全吗儒家的爱

刘军连怎么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是子夏讲的,子夏姓卜叫卜商,他的字是子夏,子夏也是孔子著名的弟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同时他还是孔门十哲之一。

儒家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评选出的孔子最优秀的10个弟子被称为孔门十哲,子夏在其中就以文学见长。我们后面会学到,孔子在和子夏探讨《诗经》的过程中就说,子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子夏在文学方面造诣是非常高的。

同时子夏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学而优则仕”的提出者,对后世的儒学以及中国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子夏在孔子去世之后也是不断地去讲学,在他的弟子当中李悝、吴起是比较著名的,这两位是诸子百家当中法家的代表性人物。

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具体内容,它最后落脚在“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其实这是对前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一步的阐释。这个人可能没有学一些具体的学科知识,好像没有上过学,但是他只要做到了上面的这些事情,那么我就认为他学过了。

一个人可能没有上过大学,不具备那么多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关系,最重要的还是仁者爱人的人生哲学的建立。那么子夏认为的仁者爱人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他前面的论述。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动词,也就是尊重尊崇,第二个贤是名词,就是贤者贤人,尊重尊崇那些贤人。易色,易是变化,色是神态,也就是我们尊重尊崇那些贤人,见到他们之后会立刻改变自己的神态态度,用现在的话讲叫做肃然起敬。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