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的第一件人生大事,就是取名。孔老夫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而大文豪苏轼也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都说明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取名轻视不得。为了取一个既好听又有寓意的名字,今人有一种说法,就是“男楚辞女诗经”,的确,这种取名方法使名字既有诗意又有内涵。可是,除了以上的楚辞诗经取名法,在民间还流传着各式各样的关于取名的传统习俗。以下有7种取名习俗。1.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花卉与节令取名。比如夏荷、冬梅、春花、夏雨、雪梅等,常用于女性。2.地名法:根据祖籍或出生地中取名。比如京生、台生、袁晋(山西)、沈申(上海)等,主要是以纪念为主。3.盼子法:父母连连产下的都是女孩,盼子心切,为女儿取名时便会用一些谐音字。比如招娣、盼弟、根弟、领弟等,常见于重男轻女家庭。4.抱子法:夫妇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这类孩子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比如来宝、来娇等。5.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有这样的一句描写:“这个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一种特殊取名习俗,一般流行于浙东民间。6.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比如看过《水浒传》的应该知道,里面的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7.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旧时,给出生的小孩取名时,要请算命卜卦者推算孩子的“五行”与“八字”,看看这个小孩命中五行缺什么,就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会命途多蹇。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闰土名字的由来: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以上就是7种民间传统取名习俗,你知道几种?虽然现在不常用了,但对于取名困难的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取名方法,毕竟不是每个角色的名字,都需要像主角那样精心琢磨,既要好听,又要有寓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