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四月下旬,《西棍经典——大漠棍法一条龙与西棍十八大招体用教学》书籍已经正式面世发行了,这是西棍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事件。
谈起这本书的撰写,说实话,是一个非常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这本书的写作要从年谈起,一直到年四月才开始正式面世发行。可以说是妥妥的四年半。中间又经历了三年的疫情的艰苦岁月。这使得此书成型一波三折,历经磨难。
此书结构
此书共分九大章节,主要讲了三大部分的内容:
一、大漠棍法一条龙的套路、单招和实用技法,这一部分内容就囊括了第三至第五三大章节;
二、西棍十八大招的体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了第六章和第七章两大章节;
三、棍法文献选读。
其余的内容主要讲了西棍的一些基本常识等内容。
此书特色
此最大的特色,我们认为就两个:第一个就是不仅有套路教学,还有单招,还有实战讲解。第二个,是文化内容的解读。这两个特色,是以往讲西部武艺的书籍当中所不曾有过的。
尤其是文化内容的解读,是备受许多读者和武术家推崇的部分。文化内容的体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每一个招式名称进行了文化解读,使得棍术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另一个是单独列了一个章节“棍法文献选读”,放在了第八章。“棍法文献选读”是将古代的一些经典棍术理论进行了选读和注释。这些选择出来的棍术文献,对当今的棍术习练仍然有着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对于这一部分,甘肃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兰州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李永忠先生专门在武术圈发文赞誉,他说,
昨日拿到书籍便有了先睹为快的乐趣。下午和晚上先泛览了一遍,心中暗自成喜,不觉叫好。这三人全赖武术行家里手,字里行间透着满满的书卷气,尤其是每个棍势后的说明,让我噔舌赞叹,的确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了。念念有想,此心此志可赞,可叹。
论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武术贵在学思有悟,切不可偏废。圣人云,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一份甘苦犹如甘露在心。作为一名与武有缘的人,我会认真学习的,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学习武术的同仁们,正如诗经有言,惠而好我,携手同归。西棍的归处是个好地方,让我们携手同行,记住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知道了张宏等三人,四年苦乐,一朝得偿,愿意共勉之,共乐之,共进益也。
而天启棍第六代传承者李德卫老师也发文说,
该书内容丰富,技术含量高,技术展示和文字说明到位,尤其是‘说文解字’和‘名称文化’部分,文字精练,解说到位,进一步提升了武术文化的高度和认知感。读后感有一种好像在读古代汉浯文学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感觉,使人特别舒服。数年耕耘,终有收获,辛勤付出,不负有心人!
此书缘起
谈到为什么要写作这本书,张老师说,那是因为各朋友的促请。
年,在很多西北棍术老前辈的支持下,我们在各个平台将西棍中的重要技术大漠棍法一条龙和西棍十八大招向全国推广。
由于它独特和振奋人心的演练风格,使得在短短的一年之后,这套棍术得到了很多全国朋友的热捧。
于是,很多来自各个地方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给张老师发私信咨询,看是否能出一本纸质版的书籍,以便更加深入细致地学习西棍。
在年,经过协商讨论,张老师便将此书提上了日程。
这一写就是四年半的时光。
当我们与张老师谈话的时候,张老师对于此书报以厚望,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对西棍的传播与传承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从文化的层面上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西棍。它不仅仅是一种实战对抗的武技,更是一种富有深度的棍术文化。
相信,这本书能给广大热爱西棍的朋友带来一定的收获。
(注:本书由西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宏老师、甘肃农业大学武术副教授苗钟立先生、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武术文化传播大使韩红娟老师共同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