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没在历史中的美丽婚书

王家怀治疗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250604/j5vjikv.html

我们现在结婚证的前身,就是古代的婚书。

婚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礼》中记载,男女订婚后,必须用婚书记载,婚书刻在竹简之上,男女各持一半。但是这时候的婚书主要用于王公贵族。

而民间的婚书起源和成型则是在唐宋时期。当时的律法《唐律》和《宋刑统》中都有说明。

若说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的婚书中会夹杂大量男女八字信息,双方家庭背景、嫁妆彩礼等信息,更具现实契约的色彩。

到了民国时,婚书的存在取消了大量封建宗教色彩,更添加了一丝浪漫的气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民国时的浪漫婚书吧。

民国时婚书常多是印刷的,一般包含的信息有男女双方的名字与生辰、媒人、证婚人等信息。常有龙凤呈祥、牡丹吐蕊等吉祥的图案,加上当时与西方文化交融,有些婚书上还会出现丘比特等西方天使的形象。

最重要的就是会有一段浪漫的婚书祝词了。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天成佳偶,人缔良缘。花好月圆,珠联璧合。永谐白首,喜卜红鸾。既成百岁之盟,奚作两家之约。此证。”

“天成佳偶,良缘永缔,情敦鹣鲽。愿相敬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厥后。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还有很多: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此证。”

……

在当时的祝词中多用《诗经》中的经典诗句。总是逃不过这些意向:

“桃花灼灼”指桃花盛开时鲜艳茂盛的样子,在这里说新娘子娇美如花。

“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瓜瓞绵绵”为祝福夫妻子孙满堂。

“关雎”诗经名篇,形容男女之间恋情热烈。

“麟趾”也出自诗经,为祝贺新人多子多孙,各个成才。

希望大家都能收获一份美丽的婚书与祝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