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国古诗底蕴深厚,快速了解古代诗

对于古体诗歌,大家兴许从潜意识里想到的是唐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对这一句流行的谚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说法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出自清朝蘅塘居士《唐诗三百首·序》。一提到唐诗,相信大家是随口便成章,“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背诵十数首。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除了唐诗,你对古代诗歌了解多少呢?为此,今儿个我就与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古代诗歌,了解古体诗歌的发展史,希望你能喜欢。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歌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据考究表明,我国的诗歌,最早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以及祭祀颂词,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一提到《诗经》,相信大家都会齐齐举手表明“我知道,我知道,《诗经》有风、雅、颂之分”。

没错!《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存诗歌篇,其中,《风》称十五国风,共篇,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篇《雅》分为31篇《大雅》和74篇《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40篇《颂》有31篇《周颂》、4篇《鲁颂》、5篇《商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也叫做庙堂音乐。

继《诗经》之后,战国时期,在南方楚国出现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的新诗体,叫“楚辞”,也叫骚体,多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

《楚辞》之后,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其中,《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

建安时代,以曹操三父子与建安七子为主,曹植和王璨的最杰出。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植的《七步诗》也是。建安七子,是指建安年间(-年)七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魏晋之交,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其中阮籍与嵇康名声最显。阮籍的82首《咏怀诗》是我国第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

西晋太康年间(年至),诗坛上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陆机、张协、潘岳行等人开中国诗歌雕琢堆砌流风。

东晋末年陶渊明多写田园生活,风格恬淡自然,对唐代山水田园派产生了直接影响,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广为传颂的《桃花源记》,为后世之人构建了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其脍炙人口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出自他的《饮酒·其五》,营造出了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闲适,令人回味无穷。

南北朝时期,(年-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朓、鲍照等,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谢灵运、谢朓合称“大小谢”。鲍照擅用七言古体抒发愤世嫉俗之情,风格豪放,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铺展了道路。北方最有成就的是庾信,写乡关之思,融合南北诗风,成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诗体完备,流派繁多,名人辈出。相信大家比我还熟悉,我就避重就轻啦,只简单说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就不用多说了,诗鬼李贺其诗冷艳深幽诡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小李杜是指杜牧和李商隐,杜牧擅长七绝,咏史怀古抒情写景无不清新飘逸,李商隐工于七言律诗,风格深情绮丽。同时,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也是传诵的名篇。

宋朝诗整体不如唐诗成就大,便自有特色。对比而言,唐诗主情韵,以境取胜,宋诗主致理,深幽曲折,以意取胜,注重气骨长于思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欧阳修倡导了诗文革新运动,恢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