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篇诗歌,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等,反映着三千多年前先民们的劳动与风俗、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爱情和婚姻,甚至还涉及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等很多方面,可以说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据传有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都已经无法考证了。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在先秦的诸子当中引用《诗经》者颇多,比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的时候,经常引述《诗经》当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诗经美得很纯粹,在本篇的文章里,帝少就和您一起来品读《诗经》中的几首经典诗作。
《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很唯美,大概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即使我没有去会你,难道你就不能传音信来吗?青青的是你的佩戴,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主动来吗?我在这高高的城楼上张望着,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个月那样长。
诗里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心上人的情景,他们应该是约好了在城楼见面,但是女子望眼欲穿,却不见他要等的人。这使女子心烦意乱,来来回回走个不停,心里有些责怪对方怎么还不来赴约,更有些不高兴他怎么不捎信来呢?于是唱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无限思念。
全诗充分描写了女子的心理活动,意境优美、惟妙惟肖,是一首难得的优美情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恭贺女子出嫁的诗,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意思是:春天到了,一树树的桃花竞相开放,鲜艳夺目。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有一位美丽的姑娘要出嫁了,即将喜气洋洋的到夫家去。桃花如此灿烂,将来肯定是果实累累,也希望这位姑娘能够早生贵子,子嗣兴旺。他到达夫家以后,一家人将会康乐佑平安。
据《周礼》记载:“仲春令会男女”,也就是说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所以诗人用鲜艳的桃花来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色彩感,“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是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了。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祝福。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一首讲述青年男女约会的诗,写得非常有趣。两个人相约见面,女孩却先躲藏起来,故意捉弄对方,是一个非常可爱有趣的女子。后来女孩送了一束野花给男子,男子非常开心,当作至宝。这就是“物微却意深”两情相许、两情相悦,他们的爱情有一种直率淳朴之美。
《国风.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待嫁女子唱出的委婉而又积极的求爱诗。暮春时节,梅子黄了,熟了,纷纷坠落。一位姑娘见此情景,感到时光无情,抛人而去,而自己也已经青春流逝,却还嫁娶无期,便不禁以梅子开头,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诗的大概意思是:梅子纷纷落地,地上还留着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再耽误良辰。梅子纷纷落地,枝头只剩下三成了,有心娶我的小伙子,不要再等了。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爱我的小伙子赶快开口吧!不要再迟疑了。
这首诗明朗而又深情,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说:在某种节令的聚会里,女子用新熟的果子掷向她所属意的男子。对方如果同意,并在一定期间送上来礼物,二人便可结为夫妇。此诗所表达的婚恋习俗可能和这一风俗有关,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有为君王求取贤才的意思,不管最初是何意,千年后在读的我们都能够感受到那份优美。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可能是一位男子写给爱恋对象的小诗,“虽则如云,匪与我思存”,是很深情款款的一句。虽然美丽的女子众多,可我只钟爱你一个,表现了男女之间的专一和纯洁之情。朴实无华的句子,自然而然的表达却让人感受到了这份真情的美好和可贵。#诗词解读#
《诗经》中的五首诗,您比较喜欢其中的哪一首呢?也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这里是,喜欢文章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