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北门诗经·国风·邶风·北门原文出自北门,忧心殷殷[1]。终窭[2]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3],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4]适[5]我,政事一[6]埤益[7]我。我入自外,室人[8]交遍[9]谪[10]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11]我,政事一埤遗[12]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13]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北门朗读邶风_北门00:56来自95国学北门注释及注音[1]殷殷:忧愁深切貌。[2]终窭〔jù〕:终,始终。窭,贫穷。[3]已焉哉:感叹词,表达失落无奈之意。[4]王事:王命差遣的公事。[5]适:往、到,此指给予。[6]一:全,都。[7]埤〔pí〕益:增加。[8]室人:家人。[9]交遍:全都。交,一齐,交相。[10]谪:责备。[11]敦:督促,催促。[12]埤遗:厚加。遗,给。[13]摧:挫败,挤兑。北门翻译我从北门走出来,忧心忡忡不可绝。始终生活于贫寒,无人能知我艰辛。哎呀呀!真是上天所安排,还能对此说什么!王命差事交给我,政事全都加给我。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交相斥责我。哎呀呀!真是上天所安排,还能对此说什么!王命差事催促我,政事全都厚加我。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交相挤兑我。哎呀呀!真是上天所安排,还能对此说什么!北门赏析《北门》倾诉了一位基层官吏郁郁不得志的心声。《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卫之忠臣不得其志”的讽刺,朱熹《诗集传》亦承袭此说。与之不同,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此诗主旨是“贤者安于贫仕也”,而今人大多认为这是一位小吏倾诉生活愁苦之作。本诗共有三章,每章七句,其中各章最后二句叠句,二、三两章叠章。首章以“出自北门”起句,引出诗人忧心忡忡的原因是“终窭且贫”,而且无人知晓自己的艰辛。第二、三两章诗人控诉了上司给自己过度繁重的公务。自己工作的压力尚且难以排遣,回到家中不但没有得到家人安慰,反而迎来家人一致的斥责和挤兑,这对诗人无疑是落井下石、雪上加霜,悲忧苦楚之情难以言表,难怪诗人三次发出“已焉哉”的哀叹,并将其无奈地归结于“天命为之”。清代牛运震《诗志》评论这些叹句说:“皆极悲愤语,勿认作安命旷达”,深得其要。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尤其善用对比。比如政务繁重和薪资微薄的对比,奔波劳碌和无人体谅的对比,为家人奉献付出和家人贬斥排挤的对比,鲜明的反差烘托了全诗愁闷悲苦的基调,也使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更加立体化、细腻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