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诗歌写战争,一写战场残酷生离死别,二写时间冗长如隔年换代,今天选择的两首诗,极写战争与男子服役的时间长而无期,将年岁变化寄托于身边景物,语句堪称经典。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首。
“君子于役”即丈夫去远方服役,在古代,一般的服役都是战争或是劳役,《诗序》称其为刺平王所作,理论上应该服的是兵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全诗分为两章,格式相似,读起来朴素中还带了一点田野的妙趣。
第一段表相思:我的丈夫在服役,不知道归期。我每天看着落日降临,鸡鸭回窝,牛羊下山,但是看不到归人的脚步,怎能不相思呢?
没有归期的远行,是最叫人牵肠挂肚的,每天似乎都有希望,却也每天经历着失望,在落日中一天天感受着失望渐渐消磨希望,到头来也许发现等待原本就是一个错误。
第二段写期望:我的丈夫在服役,我等不到他,但是希望他无饥无渴,身体健康。
远行的人未必经历艰险,在等待的人却每时都会想象苦难,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希望你吃好穿好,不是没有更多的期待,怕老天怪我贪心磋磨了你。
诗人写离别,不写漫长时光,只写一天的落日,就像郑愁予去往江南,看到了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他只看到了一天,但是他知道那是每一天。诗人写落日,鸡鸭归家,牛羊下山,这只是一天的晚上,但是我们知道,在漫长的时光里,她每天都这般看着日落,却等不到归人的脚步。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采薇》大家都听说过,没有听说过也听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出名到很多人几乎以为它就是诗的全部。
实际上《采薇》很长,写尽了战争的漫长与残酷。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采薇》一共有六章,写的是征人归家时对战争的回忆,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前三章为一层,用采薇起兴,写的是不能归家的原因。
薇草一点点长大,但是我还在战场上,采着薇草充饥,每次都说快回家了快回家了,但是一直到年末,到开春,归家的愿望都没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安居,是因为猃狁之患;不能写信回家,是因为驻营的地方一直不能固定;我的心中十分痛苦忧虑,是因为战事频繁。
远行的战士,一刻都不能休息,无法与家人联络,一切都是因为与猃狁的战争。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四、五两章是用过去进行时描写了战场的真实情况,用棠棣花起兴,带出将帅的战车,战车用四匹高大而强壮的雄马驾着,装备精良的战马庇护着四周的士兵。一个月内三次交战,与猃狁的战争越来越严峻,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不每日戒备,又何谈有定居之地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去打仗的时候,是杨柳依依的春天,但是我回来时,冬天已经严寒迫人,雨雪霏霏,诗人似乎被雨雪冰得回了神,从回忆中跳离开来,终于发觉自己已经走了好久的路,又渴又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本诗的精华,即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诗人回想战争的漫长,不禁无奈于时间的虚耗与国家的衰弱,这是家国大事于底层人民生活细节中最真实的反应。绝世文情,当千古常新。
今天介绍的两首诗都用不同的手法描写了时间的流失,前一首将漫长而重复的时间浓缩具象于一天之内,以一代无穷,用的是留白的写法。后一首通过今昔的对比,将时间跨度用景物的变化来呈现,各成其中经典。
本文由一古文点小原创,每天分享一篇古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