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评价 >> 诗经名称的演变

诗经名称的演变

北京治疗白癜风疼不疼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18/4611049.html

《诗经》在西周末年到春秋这个时期称为《诗》,相传是由尹吉甫把流行于各个诸侯国的民歌进行收集和整理而成,因此尹吉甫被称为中华诗祖。

比如,《诗经》小雅中的《采薇》是一曲士兵之歌,是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昔我往矣,杨枊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被称为《诗经》最佳诗句之一的诗句,创作者应该是一位参与了战争的人。

春秋时代孔老夫子对尹吉甫收集和整理的《诗》进行了删减,增加了春秋五霸时期的作品;按文学样式风、雅、颂对三百一十一首诗进行了次序编排,《诗》就更名为《诗三百》。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意思是无论诗中的故事是美好的、还是战争的残忍,在读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得到诗中纯粹和纯真的情思。在孔老夫子看来先祖所留下的精神世界是无邪的。孔老夫子对《诗》的编订,是孔老夫子的一个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到西汉时期,两位毛公对《诗三百》的注解,把《诗三百》推到了一个很高的文学地位,使其成为了经典。

我们今天要想了解古人,了解我们文学最初的模样,就要从《诗经》开始,这都得益于两位毛公对《诗经》进行了辑和序。

从《诗经》名字的变化,我们能了解到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历程,以及它的地位是随着尹吉甫的采集、孔子的编订和两位毛公的注解逐渐上升为经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