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男尊女卑的思维充满了整个时代。在这个时代,女子被弃本已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现象。古代女子被弃的理由很多,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所以,“弃妇”这一形象便相应而生,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诗经》中的弃妇主要包括:软弱可欺的弃妇和聪慧决绝的弃妇。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下这些弃妇的心声。
1软弱可欺的弃妇
《邶风·谷风》共分六章。此文女主人公不能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对丈夫始终抱有幻想。第一章是女主人公对狂怒暴躁的丈夫的劝说,希望他不要遗弃自己;第二章写女主人公被弃以后回顾自己多年来辛勤操劳终建家园的经历,迟迟不忍离去;第三章是女主人公对于自己被弃的辩解和心中愤怒之情,以及对子女已不能顾及的悲痛;第四章写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婚后一向对家勤勤恳恳,对邻和和睦睦;第五、六章写女主人公回忆丈夫对自己今昔不同的态度。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已多有反映,《卫风·氓》是一篇,这首《邶风·谷风》又是一篇。
然而,其女主人公尽管不免软弱可欺,其形象却是饱满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其温柔贤良之美表现在吃苦耐劳等诸多方面。诗中尽管并未用大量文字详尽述说她与丈夫的结合过程,但她对丈夫的感情真挚感人,没有半点虚情与假意,特别是在夫家贫困之时嫁过来,与丈夫艰难地经营贫苦但充满了幸福与爱情的家,她心甘情愿地承担了家中繁重的劳作,抚育子女,体恤丈夫,与人为善,“既生既育,比予于毒”。不料日子稍微好转,他却变了心,另寻新欢,她不仅默默忍受着丈夫的背叛,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明自己的忠心,希望可以借此劝说丈夫回转心意。不论是隐忍,愤怒,劝说,处处发自肺腑,毫无躲躲藏藏。
2聪慧决绝的弃妇
与《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不同,《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刚强而果断的,她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特来向决绝。”《氓》中女子坚决果敢,却不采取更为激烈、暴风骤雨般的反抗方式,而是以柔克刚。她是婚姻的受害者,她的形象是丰满的,她的人格之美也在这场婚姻的拉锯战中逐步展现。常言道,患难见真情,正是这场婚姻的失败,才使她彻底看清了丈夫的嘴脸,她以自己婚姻的毁灭成就了人物形象之美,勾勒出活脱脱的鲜明个性,体现悲剧美。她被弃后,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很可能不仅物质上极为贫困,精神上也不可避免地备受折磨,但她面对婚姻毁灭时的勇气是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的,特别是极尽人性之忍,其精神不朽,灵魂不灭。因此她是正义的,是被赞美而且能激起人们无限情思的一方;而男性处于配角地位,是负心汉,是被憎恶、受谴责的一方。
弃妇客观的诉说了她的错误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第一二章写从恋爱到结婚的经过,第三章追悔当初陷入情网;第四五章写她持家勤劳,日子过好,因色衰被丈夫无情的抛弃;第六章写对负心汉的怨恨和决绝。此女子敢爱敢恨,不畏惧世俗的束缚,跟着自己的真心,确实是性情中。
《诗经》中的弃妇诗除了《氓》、《谷风》之外还有很多篇,这些诗篇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弃妇形象。这些弃妇,不论是软弱的,勇敢的,决绝的,无不是其真性情的真实写照,不虚美,不隐恶,其乃真名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