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螮蝀朗读注音翻译及赏析

诗经·鄘风·螮蝀诗经·国风·鄘风·螮蝀原文螮蝀[1]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2],远父母兄弟。朝隮[3]于西,崇朝[4]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5]昏[6]姻也。大[7]无信[8]也,不知命[9]也。诗经·螮蝀朗读鄘风_蝃蝀00:32来自95国学诗经·螮蝀注释及注音[1]螮蝀〔dìdōng〕:彩虹。[2]有行:出嫁。[3]朝隮〔zhāojī〕:早晨的虹,一说早晨的云气。[4]崇朝〔zhōngzhāo〕:整个早晨。崇,通“终”。[5]怀:思念,一说通“坏”。[6]昏:同“婚”。[7]大:极,非常。一说同“太”。[8]信:贞贞洁之信。[9]命:父母之命。诗经·螮蝀翻译彩虹出现在东方,没有人敢于指它。女子就要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朝虹出现在西方,整个早晨都下雨。女子就要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像这样一个人啊,心中思念着婚姻。却太没贞洁之信,又不知父母之命!诗经·螮蝀赏析这篇《螮蝀》,一般认为是对私奔女子的讽刺之诗。《毛诗序》承续上篇《定之方中》,认为卫国在卫文公的道德教化下,“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因此此诗旨在杜绝“淫奔”之风。朱熹《诗集传》等皆遵从此说,后世学者也多无异辞。全诗共有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初第二句外,皆运用叠句手法,其中三、四两句完全相同。首章以出现在东方的“螮蝀”起兴。“螮蝀”即彩虹,是太阳光照射水滴时,光线由折射、反射作用形成的光学现象,古人认为彩虹是天地阴阳二气失和产生的“淫气”,正与男女“淫奔”之行相配,故有诗中“莫之敢指”之说。与第一章的“螮蝀”相对应,第二章则以西方的“朝隮”起兴,交代了整个早晨雨水连绵不绝的背景。然后本诗主人公就现身了,她是一位即将出嫁、“远父母兄弟”的女子,至此还看不出作者对她的褒贬态度。甚至到第三章前两句,也只是点明女子思嫁之心,并无他言。直到末后二句,诗人才直言不讳地对女子不讲贞信、不遵父母之命的行为予以贬斥,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由此看来,前两章描写“螮蝀”“朝隮”之句不光是兴,乃兴中有比,以二种“淫气”所生的冶艳之物喻女子僭越礼法的失德之行,后文暗示天气失和的“崇朝其雨”一句,似乎也是佐证之比。至此,也反映出上古社会由动乱转为太平之际,传统的道德伦理和礼乐秩序也得以恢复,民众婚姻观念开始以自由结合的男女“淫奔”为耻,而崇尚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严谨的礼仪规范。#诗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