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八句名言,字字动人,句句人生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这并非是一首爱情诗,而是描写了战士们在上战场之前立下的誓约,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而现代通常用来形容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写主人公对友人的思念。这两句是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夸张句。“三秋”,这是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他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文出自《诗经·国风·卫风》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蒹葭》可翻作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话出自《诗经·小雅》。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从最初的含义看,是宣扬人受别人恩惠,当思回报,更要加倍报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