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体现古人夫妇之德典范的优美诗歌

我们都知道诗歌是很优美的,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那古代的诗歌是怎样的呢?提起古代的诗歌,我们就要想到大名鼎鼎的《诗经》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在周朝的时候,天子经常宴请宾客,每次都会设有一个环节——请人奏乐演唱,好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周礼。在这个环节中,《关雎》就经常被放在第一首,说明当时《关雎》已经很有名气,才成为《诗经》中的“百诗之首”。我想,是因为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地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而且他也更多地提倡儒家思想,社会正气,道德修养,体现了古人夫妇之德的典范,所以才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关雎《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美丽贤淑的姑娘,真是君子的好配偶。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不停地采。美丽贤淑的姑娘,日日夜夜都想去追求他。追求姑娘未能如愿,日日夜夜思念不停。深深长长的思念呦,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眠。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不停地摘。美丽贤淑的姑娘,为她弹琴鼓瑟以示亲近。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地挑。美丽贤淑的姑娘,为她敲钟击鼓使她快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文章的内容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诗歌所描绘的是情爱诗,更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必有一番周折:得来不易的,才更值得珍惜!他们的爱情发乎情,止乎礼,感情深厚,但却节制有分寸,双方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以结婚为目的,负责任的爱情,为社会所赞同;“君子”与“淑女”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德行兼优的,代表了美满的婚姻理想。所以,诗歌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体现夫妇之德的典范!当今社会,这样“礼”和“仁”的儒家思想依然对我们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样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依然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谓“成家立业”、“家和万事兴”……小家安稳,才能国家安稳;国家安稳,才会小家安稳!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愿家庭美满,和谐幸福!(*^_^*)(*^_^*)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