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新经日middot诗经mi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

原文

《诗经·郑风⑴·子衿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⑶?

青青子佩⑷,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⑸,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⑴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郑,古国名,姬姓,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中部和河南省邻省的一些地方。“郑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⑵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⑶宁(nìng):岂,难道。嗣(sì)音:寄传音讯。嗣,通“贻”,一作“诒”,寄的意思。

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⑸挑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编者手记

此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他们相约在城楼见面,但久等不至,女子望眼欲穿,埋怨情人不来赴约。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相思的心理活动。“青青子衿,悠悠我思”这八个字,包含着和谐的音律、美妙的意境、绵长而又悠远的情愫,朦胧而又清晰,含蓄而又直白,而这两句也被曹操引用于《短歌行》中来比喻他对贤才的渴望。“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借助于“子衿”、“子佩”这些有着美好寓意的物象,将汪洋大海般的深情寄托在这一角“衣襟”、一块“玉佩”上。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苦等恋人不至,于是女子发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吟唱,直白地言明时间长短对比之微妙,相见之期遥遥,让人感觉这短暂的一日却漫长如无尽的三月。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光影绵长,女子独自徘徊,忍受着刻骨相思,一遍遍怀揣希冀却又一遍遍失望。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子衿》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对情人思念之情的大胆表达在《诗经》以后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这首诗也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经日

曾文正公曰:“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刚者阳刚,孔颖达疏《礼记·曲礼》“外事以刚日”曰:“刚,奇日也。”知奇数日之谓刚日也。兹以上庠星期之说配之,故周一属经日,周二属史日也。孔谓“外事,郊外之事也”,以“外事刚义”故用刚日焉。按“外事”属人伦日用,为《易》之“进德修业”,故阳刚而守常,贞下起元,用九而行天之健,必倚于经矣。

经者本谓经常,谓恒常助人之所成;盖人之有用于世,始于进德而期于修业。章太炎《国故论衡》曰:“诸教令符号谓之经。”故经初不定于一家,后治世以儒,乃独抉《易》、《诗》、《书》、《礼》、《乐》、《春秋》为教化日用之典,虽因时损益,而本之于斯,遂以儒家之经为恒常日用之经也。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此事,春秋教也。”后虽广为十三经,要不离于“进德修业”。《隋书·经籍志》谓“先王设教,以防人欲,必本于人事,折之中道”,又谓“学不心解,专以浮华相尚”,故始于经,厚性情而用之于大业、主恒常而应之以通变也。

欢迎同学们通过gsxgwxr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