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探校从这所学校路过,就突然读懂了诗

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23.html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管理学院。学校为每一座楼、每一座桥、每一处景观,都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道路和楼体命名,本不是稀罕事,但是学校用仿诗经的方式,为校园内八大景观配了诗文,为校园内的清丽风光,打上了人文底色。学生在此读书、修学,也顿时感觉到了学风的古朴与厚重。步步为景,处处皆诗山东管理学院校园湖畔,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适逢课间,不远处,一群学生对着一座红色的建筑物左拍右拍。“无论左看还是右看,就是一个钟啊,有什么好拍的?”记者不解。但走近一看,在树影婆娑的碧柳之间,红色的钟楼犹如赤龙矗立在水中,从周围的建筑物脱颖而出,一飞冲天。旁边的图书馆,也显得恢宏大气起来。远方的垂柳与图书馆,与弘钟交相辉映,恢宏大气。接着,记者在钟楼旁边找到了它的出处,名字为“弘钟”,并配有诗文:赤龙矗水,燄燄雄风。抵尾拍渊,昂首啸空。势欲飞去,原在此中。御天乘时,激烈弘声。精神发越,砥砺群英。联延景候,琼瑰丛生。细细咀嚼间,诗句间焕发出威武的雄风。记者四目一看,这样的命名牌不止一处。弘钟所在的湖,叫文渊湖,它附近的广场叫文渊广场。湖和广场,同样配有诗文解说。文渊湖的诗文为:斯文在兹,渊兮瀞兮。筑馆嶪嶪,穿湖离离。柳影毵毵,荷香祁祁。架上游艺,岸边成思。切磋琢磨,相得相知。胜景饱学,年光未移。夕阳西下,弘钟与文渊湖融为一体。意为,文明在此,渊深而洁净。筑起巍峨的图书馆,穿凿出联绵的湖塘。柳树的影子修长,荷花的香气馥郁。学子们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搜寻知识,坐在湖边思索着问题。他们相互交流,共同获得知识。既欣赏了美丽的影色,又习得了丰厚的知识,不知不觉中时光就像未曾流过一样。从校园走过,几乎每一条路每一座楼每一处景观,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每一座桥、每一座广场都拥有自己的诗文,读起来古韵十足,唇齿留香。“所有的这些命名,都是有出处的,而这些诗句,都是仿诗经的形式。走遍校园,步步为景,处处皆诗。”经过的学生向记者介绍。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高校校园的道路、建筑、景观等,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毕业的学子回想母校,往往都会将满腹情感寄托在校园内有形之物上,或者是一条路,或者是一处景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为了传承学校的历史底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山东管理学院也是煞费苦心。“我们广泛征集、讨论和研究命名方案,确定了校园道路、建筑和景观的命名。”山东管理学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图书馆前的人工湖之所以命名为“文渊湖”,是因为山东管理学院图书馆珍藏有《四库全书》影印版全册,因四库全书原本藏于文渊阁,又因人工湖位于图书馆前,因此命名为“文渊湖”。而“弘钟”,则是因为学生口口流传之间已称为“红钟”,便采用其谐音,取字于校训,命名为“弘钟”,有“弘扬”、“弘远”、“弘业”之意。学生拍摄的弘钟倒影。学校教工宿舍区的命名为“丁香苑”,因学校临近丁香路,且“丁香”有“勤奋、勤勉”之寓意,有发挥教师身先垂范的作用,带动学校勤勉的良好校风之意。关于学生宿舍区域的命名,拟命名为“芳华苑”,有“美好的年华”之意,提醒学子此时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当克己勤勉,以梦为马,不负芳华。而对学校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以校训“明德弘毅博学笃行”贯穿,学校的主干道四条“经”“纬”方向的道路,融合校训的精神,即明德至尚、弘毅至远、博学至真、笃行至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曲赋名篇繁多,每一处景观的诗文,则是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根据《诗经》的四言句式和风格特点,仿写而成。这样的诗文景观,共有八处,包括明德广场、文渊广场、芳华广场、弘钟、文渊湖、清荷园、知乐桥、永乐桥等。从远处看,山东管理学院图书馆前的景色,像静静躺在山水画中。弘钟记载了时间的流传,在晨曦暮色中,辗转迂回间,学生也记住了这份古韵悠然,在学生的口口流传中,学校的每一处风景,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得到了诗意的传承。图片由山东管理学院提供。(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郭立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