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在历朝历代它都备受推崇,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过,人们在谈论《诗经》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篇诗歌,都是谁写的?为何少有人知道“作者名”呢?
关于《诗经》的作者,历来都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常见,最被人们接受的,就是第一种说法:诗经的作者是佚名的,传说是由尹吉甫采集,后来经过孔子将编订,成了儒家经典。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诗经》的作者有很多,虽然年代太过久远,大多都已经不可考证,但按照这些作者们当时的地位身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间作者,另一类为贵族贵族文人。《诗经》常被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和《小雅》大多是从民间搜集来的。而《大雅》和《颂》则多是由贵人文人创作。
历代的典籍中,也记载了一些作者。比如在《诗经》中的诗篇,就有5篇标明了作者。《小雅·节南山》中写“家父作诵,以究王訩”,作者是“家父”。《小雅·巷伯》中写“寺人孟子,作为此诗”,作者为“孟子”。《大雅·烝民》中写“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作者是“尹吉甫”等等。
另外,《左转》中也有一些关于诗经作者的记载,认为诗经中的《鄘风·载驰》是“许穆夫人”所写,《尚书》中称《豳风·鸱鸮》是周公旦写的,《毛诗》中也记述称,大雅中的《崧高》《韩奕》和《江汉》等诗篇均为尹吉甫所写等等。
第二种说法是近现代人提出的观点,有一些学者们认为:《诗经》是由尹吉甫一人所作。
第三种说法认为:《诗经》是由尹吉甫和他的前妻仲姬共作的诗集,其中尹吉甫写了篇,仲姬写了43篇。
后两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他们有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尹吉甫在《诗经》的创作上起主导作用。著名学者李辰冬研究《诗经》时,还总结出七条原理,用来证明诗经是由尹吉甫所写的。
比如,在诗经的很多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字词句”,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再比如,《诗经》中的诗篇是按照“风雅颂”的方式去排序的,现代学者们通过分析每篇诗歌的创作主旨、时间、地点等元素,发现《诗经》中诗歌的创作时间,跨度不超过60年。而且通过对时间的梳理,人们还发现诗经中的一些诗歌,和尹吉甫的生平有很大关联,也记述了一些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还在《竹书纪年》中得到了印证。
其实,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认为有一个人对《诗经》的成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尹吉甫”。自古以来,他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就很高,被尊称为“诗皇”,甚至还有人称其为“中华诗祖”。他到底是谁呢?为何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呢?
史料上记载,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太师,是西周著名的贤相,不仅是中兴西周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诗人和哲学家。
不过,由于西周距今实在太过遥远,《诗经》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所以它虽名气大,但真正熟读的人没多少,更别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