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尚书》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满招损,谦受益。
●
《左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多行不义,必自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国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
《战国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图穷而匕首现。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
《孙子兵法》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故兵贵胜,不贵久。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后人发,先人至。
.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故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
《谷梁传》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
《老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苛政猛于虎也。
●
《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管子》
.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善人者,人亦善之。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
.言不周密,反伤其身。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知子莫若父。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
《韩非子》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器满则倾,志满则覆。
.远水不救近火。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列子》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
《吕氏春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必行,行必果。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孟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