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垦利,黄河入海的地方。母亲河九曲万里,奔流入渤海,这片土地孕育着无数美丽动听的人和事。即日起,中共垦利区委宣传部、大众网·海报新闻将邀请垦利区本土知名书法家、画家主创,推出“漫话垦利”系列栏目,用不一样的视角和语言讲述垦利的故事。
孙小光,东营市垦利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首届齐鲁文化之星、黄河美术馆副馆长、东营画院院委、工笔画研究室主任,东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东营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代表作品有《和谐家园》、《素晖含秋》、《秋风赋》、《雀阅文心》等。
九曲黄河滚滚而来,携带的泥沙顺流而下在黄河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为芦苇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诗经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每当黄河口的数万亩芦苇荡白絮齐吐之时,洋洋洒洒的芦花随风起舞,蓝天白云、候鸟翱翔嬉戏,一幅静谧和谐的黄河口风光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
画面上密密麻麻的芦苇荡表现的是黄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幅画以芦苇为主要表现题材,用了比较浪漫的蓝紫色调,芦苇尖部用了朱红色,营造清晨的薄雾还未消散,初升的日光照到芦苇尖部形成光晕的意境。
“你可以看到画面上芦苇有的深有的浅,这是结合光照表现阳光透过芦苇,有的光线穿透芦苇,有的光线被芦苇遮挡,从而形成的深浅不一的画面效果。在无边无际的芦苇深处有一只白鹭守着自己窝里的几枚鸟蛋,这体现的是生命和希望,体现的是黄河口自然和谐的生态场景。”孙小光说道。
孙小光在这幅画中用了屏风般的叠压式表现手法来构图,一层一层的芦苇相互叠压形成一个非常密集的构成形象,打破常规画芦苇一层一层往远处推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块面结合的这种方法更能够把芦苇的密与幽深体现得更充分一些,所以就用了比较现代的一种构成的方法来表现这个芦苇荡。”孙小光告诉记者。
谈起这幅作品的创作初衷,孙小光告诉记者,“当今社会非常注重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想通过画中守望的白鹭和守护的生命激发观赏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