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中国首家规模最大的民办私人博物馆,由陈丽华女士投资兴建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正式开馆。
中国紫檀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内部当时可谓是相当轰动,大量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媒体写道,说紫檀博物馆创始人陈丽华跑遍非洲大地寻找紫檀等这种相当无知的报道。这种无知就相当于说,陈丽华跑到非洲去寻找中国熊猫一样。
现在我们翻阅史藉和一些学者的著述等资料查找,紫檀产于印度、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南方等述论,屡见不鲜,包括现在,被冠名为某某紫檀的木材很多,史藉上提到的紫檀也不少。
事实上,无论是从植物学还是文物学的角度上论,真正的紫檀只有一种,而且只产于一地,就是印度的迈索尔邦和安德拉邦。
小叶紫檀野生林也就是在红木国标中的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或印度小叶紫檀,气概密度1.06——1.26g/cm,具有明显的檀香或奶香气。
小叶紫檀原木与黄花梨所具的药香气不同,紫檀的香味,幽绵清朗,闻之醒脑提神。
诗经中的一句“坎坎伐檀兮”。让很多研究据此以为在我国先秦就有了紫檀。
据史料查阅,紫檀大量进入我国是在唐代,那时是作为上好的染料使用。
且偶有用紫檀做成的艺术品,可谓是相当奢侈。
日本国宝藏品五弦琵琶(来自中国唐朝)镙钿五弦琵琶大量用紫檀整料制作家具是在清代初期,我们中国人爱紫檀,爱他幽深的色彩,绚丽的纹理。从古至今都是好木难得,一器难求。
清初小叶紫檀五足香几于是很多木材商和工厂纷纷动起了心思。有的用大叶紫檀充小叶紫檀。
大叶紫檀与小叶紫檀对比用油密度高的血糖,赞比亚或刚果料充小叶紫檀。
血檀原木(与小叶紫檀相似极高)更甚者用一种叫小大叶紫檀的杂木来充小叶紫檀。小大叶是产于印度的一种有点像紫檀的木材,色泽比小叶紫檀的老料红,比小叶紫檀的新料要紫。但缺少紫檀典型的纹理和棕眼。
小大叶,一种杂木各种手段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当然,最终的目的也无非一种,降低成本,售价更低,博取“又菜又爱玩”的消费者青睐。
消费者往往要的是便宜,那些商家卖的就是让你感觉占到了便宜。
如此一来,发现吃亏上当,也是几年或更久之后了。到那时往往也只能自认倒霉,终究靠你一个人承担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