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国左师向戌倡导的二次弭兵会盟于公元前年七月初五在宋都商丘的西门外举行。盟会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进行,到了歃血为盟这个环节,晋国和楚国为了歃血的先后顺序产生了争执。
晋国人说:“晋国本来就是诸侯的盟主,理应最先歃血,其它诸侯国没有资格排在晋国前面。”
楚国人说:“你们晋国自己都说过,晋国和楚国的地位相等,如果总是让晋国排在前面,不就是说楚国比晋国弱吗?何况长久以来,一直是晋国和楚国交替着主持诸侯的结盟,难道每次都是晋国主持吗?”
羊舌肸觉得这么吵闹下去不像个样子,就对赵武说:“诸侯归服晋国,是因为晋国德行高尚,而不是因为晋国主持结盟。您既然致力于德行,就不要去争什么先后了。再说,诸侯结盟,一般都是由小国来主持具体事务,咱们就让楚国这个小国来主持会盟,也未尝不可。”
于是晋国同意让楚国先歃血。《春秋》记载这件事的时候说:“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孔子是鲁国人,所以将鲁国大夫的名字放在最前面;将晋国赵武的名字排在楚国屈建的前面,是因为孔子认为晋国做事讲信用。
会盟结束后的第二天,宋平公设宴款待晋国和楚国的大夫,赵武作为主宾坐在首席,楚国的令尹子木坐在次席。子木跟赵武说话,赵武自己不作答,让羊舌肸代为回答,子木就不再和他交谈了。
七月初九这一天,宋平公和诸侯的大夫们在蒙门外结盟,并招待了参加会盟的各位大夫。蒙门是宋都商丘的东北门。
在这次招待会上,子木向赵武询问道:“贵国的先大夫范武子士会的德行任何啊?”
赵武回答说:“范武子治家严格,把家事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他为人坦荡,从来没有向晋国人隐瞒过任何事情,他家里的祝史向鬼神祷告时也以诚信为本,从没说过言不由衷的话。”
令尹子木回国之后,把自己和赵武的对话报告给楚康王。楚康王说:“士会是个高尚的人啊!他能够做到让神和人都满意,难怪他辅佐过的五世国君都作了盟主。”
士会历经晋文公、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和晋景公五代国君,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都活跃于晋国政坛,而且能够明哲保身,自始至终不犯错,是个难得的智者。《国语·晋语》中记载了大夫訾祏对士会的评价:“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及为卿,以辅成、景,军无败政。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诸侯都没有二心;做了卿之后,辅佐成公、景公,军队中没有败坏的政事;及至作了景公的军事,官居太傅,端正刑法,汇合训导的法规,国中没有刁奸的百姓,他制定的法规后人都遵从、效法。因此,晋景公将随邑和范邑赏赐给他作为封地。)
令尹子木接着说:“晋国能够称霸诸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有羊舌肸这样能力出众的大夫辅佐上卿,咱们楚国缺乏同样的人才,所以无法与之争锋啊。”
楚国君臣此时才算是真心想与晋国交好。很快,晋国派智盈作为使臣前往郢都,与楚国缔结盟约。
晋国的大臣们参加完二次弭兵会盟之后,经郑国返回晋国。郑简公在垂拢这个地方设享礼招待赵武等人,郑国的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印叔和公孙段这七个人作陪。子展等七人都是郑穆公的后代,在历史上被称为“七穆”。
赵武说:“七位大夫跟从着君王,一起招待赵武,这是赵武的荣幸。请您们几位都赋诗言志,在下洗耳恭听。”
子展第一个站出来,吟诵了《诗经·召南·草虫》这首诗: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子展吟诵此诗,表达了郑国对晋国的信任,也表达了他本人对赵武的尊重和仰慕。
赵武说:“这首诗好啊,您是百姓的主人。不过,我赵武才德浅薄,不足以承当此诗。”
伯有吟诵的是《诗经·鄘风·鹑之贲贲》: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这首诗很短,是女子对男子的责怪。诗中的女子看到鹌鹑和喜鹊都双宿双飞,而自己却嫁给了一个心地丑恶的丈夫,所以内心充满了悲愤之情。
伯有就是郑国大夫良霄,他曾经在公元前年奉郑简公的命令出使楚国,通知楚国人:郑国将与之断交。郑简公的决定无疑会激怒楚国,良霄就成了出气筒,被楚国扣留,两年后才获释。他为了这件事,一直对郑简公心怀怨恨,这次当着赵武的面,良霄直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了出来。
赵武不好接口,只能按照诗中字面的意思理解,说:“床笫之间的话不能在外面说出来,更何况是在野外呢?我不敢听这些。”
第三位赋诗的是子西,他吟诵的是小雅中的《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黍苗》这首诗是周宣王时期徒役对召穆公的赞美之词,子西用这首诗来赞扬赵武的功绩,赵武赶忙说道:“这都是寡君的功德,我哪有什么能力呢?”
子产诵念的是《小雅·隰桑》: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一名女子对爱人热烈而坦荡的感情。
赵武笑着说:“我愿意接受诗的最后一章。”
这首诗最后一章的意思是:我对你的爱恋深藏心里,欲语还羞;心中的爱恋啊,没有一日敢忘怀!
接下来赋诗的是子太叔,他诵读了郑国民歌《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诗琅琅上口,描写了在山谷中猝不及防偶遇美人时内心的惊喜。(很耳熟吧?木婉清的名字就是来自这首诗。)子太叔以前与赵武没有打过交道,所以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赵武说:“您客气了。”
印段吟诵的是《诗经·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这首诗劝谏人们珍惜在当下的美好时光的同时,不要忘了勤勉努力。
赵武赞同地点头说:“说得好!这是保住家族的大夫应该注意的事情,我受教了。”
最后一个赋诗的是公孙段,他吟诵的是《诗经·小雅·桑扈》: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这首诗描写了周天子宴请诸侯的场景。诸侯朝拜周王归国之际,天子为他们饯行。诗中的君子,指的是诸侯中的佼佼者,他会受到上天的庇佑。
赵武说:“不骄不傲,福禄就不会离开。如果按照诗中的话去做,就算他想推辞掉福禄,也是做不到的。”
赵武借这场“诗文会”,了解了郑国最有权势的七个家族的代表。享礼结束后,赵武向郑简公告辞,启程返回晋国。回去的路上,他对羊舌肸说:“良霄这个人以后不会有善终。诗是用来表明心意的,他借诗歌当众诬蔑国君,公开表达自己对国君的怨恨,却不觉得这么做不合适,这种人如何能够长久呢?就算他现在侥幸居于高位,将来也难免落得个逃亡的下场。”
羊舌肸和赵武的看法一致:“是啊,这个人骄奢自大,不出五年,一定会出事。”
赵武接着说:“其他几位大夫人品都很不错,尤其是子展,他处在上位,却不忘记谦虚自抑,他的家族一定能够长久地存在。其次是印段,他明白享乐应该有节制,不会过分耽于享乐。凡是有度,就不会出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