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农业生活生产经验。我们的古代人民群众都是勤劳勇敢,有智慧的,他们不断地更新农耕技术以得到更大的丰收,由此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生民》就是描写我们的农耕始祖——后稷,他就像个神异英雄,留存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神异的身世
全诗一共八章,自始至终都围绕着“神异”来写。第一二章是写后稷家世的神异,“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后稷的母亲是远古帝王帝喾的妃子姜媛,有一天她正在参加祭祀的典礼,“履帝武敏歆”,“履”是践踏的意思,“武”是指足迹”,通“拇”,指大拇指,“歆”是指心有所感的样子。姜媛踩着上帝的大拇指印,心情非常愉悦,于是就怀孕了。“载生载育”,十月怀胎之后生下来后稷,“先生如达,不坼不副”,后稷出生得十分顺利,以至没有使姜媛的产门破裂,这让姜媛心生恐惧,以为上帝不满意她的禋祭,要对她降下什么灾祸,便忍痛割爱将后稷抛弃,不过神异的是,后稷竟然活下来了。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后稷虽然一生下来就被遗弃,但他却非常的幸运。被抛弃在小巷里,就有牛羊以乳喂养;被遗弃在山林中,又被樵夫救起;被遗弃在寒冰上,又有大鸟用它们的羽翼护他周全;就连他的哭声也是与众不同,响彻云霄。第四章是写后稷小时候种植农作物的神异,他刚学会爬,就天赋异人,善于耕作。“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种菽豆,菽豆茁壮成长,一片茂盛;种禾苗,嫩苗青青;种麻麦,麻麦郁郁葱葱;种瓜果,果实累累,一片旺盛。他天生就会稼穑,这不是很神异吗?
作出卓越贡献
第五、六章写了后稷长大以后对农业贡献的神异,他非常有耕耘之道,配良种,除杂草,所种的庄稼整齐又肥盛。“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短短二十个字,却描述了出了庄稼拔节抽穗的过程,描绘了一幅麦苗整齐丰茂,颗粒饱满的丰收景象。后稷率领众人去邰地定居,教他们稼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整个邰地都布满了黑黍白谷,而周人也从游牧的生活进入了定居农耕的生活,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哇,其中后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七、八章写了后稷带着众人一起祭祀的神异,祭祀上帝是为了祈求来年有更好的丰收。在举行祭礼时,“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取萧祭脂,取羝以軷”,既有舂谷也有舀米,既要簸粮也要筛糠,要酿酒,宰杀牛羊,准备好一切之后,将这些祭品放在“豆”“登”之中,静候上帝的享用。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创造,我们可以在这准备过程中体会到他们的喜悦之情。从这次祭礼的庄严隆重,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农业丰收的盛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后稷做出的贡献。
后稷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位神异的英雄,是古代人民热爱劳动的化身,是人们勤劳勇敢的象征。这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学思想,他们想要征服自然,于是就幻想出拥有超人力量的神。后稷就是人们理想的化身,他们给后稷抹上了光芒四射的神奇色彩,使得后稷在人们心中富有超凡瑰丽的神异美。他是母亲因为踩了上帝足迹而生育的怪胎,也是生下来就令人恐惧的婴儿,但冥冥之中又不断地在被神灵保护,护佑着他成长,长大以后又有着超人的能力,帮助大家种植,增加收成。这里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出人意外,给人无限遐想,使得《生民》成了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
写作特色
全诗基本是四言,但也掺杂着五言,整齐和谐中也有着错落有致的美,富有动态美感。运用了排比、对仗的句式,让人从这优美的旋律强烈地感受到劳动的气氛,虽没有任何一字一句描写颜色,但却给人强烈而丰富的色彩感觉。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现了动态美,词语丰富精炼而又多变化,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的劳动图,让人仿佛看到后稷正率领周人在邰地广袤无垠的田野上从事着各种劳动。这里反映了原始社会渐渐从以游牧为主进入以农业为主的时期,表达远古人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殷切期望,是对后稷这位劳动楷模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无限遐想。
结语
《生民》是一首描写后稷这位神异英雄的赞美之歌,周人在诗中记述了农耕始祖的神异以及他的成就。这是关于后稷最早也是最完整的诗,诗中充满了神话色彩,以生动朴实的笔触塑造了后稷这位神异英雄的形象。他不仅是我们古代人民热爱劳动的象征,而且还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为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给我们研究古代农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文
南书房
杂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书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