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丨品行高洁的君子

引入

莲韵幽幽

暗香袅袅

引人入胜

沁人心脾

荷花,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花语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又称莲花、芙蕖、水芙蓉。《花镜》中对荷花各个部分的名字都有明确的阐述:“荷花,总名芙蕖,一名水芝,其蕊曰菡萏,结实曰莲房,子曰莲子,叶曰蕸,其根曰藕。”

荷花花姿优雅,不染、不妖、不蔓、不枝,象征着品行高洁。又因为“荷”和“和”同音,荷花被赋予祥和、和为贵的美好寓意。比如八仙中的何仙姑,貌美又姓何,手持荷花为法器,象征着祥和吉利。莲、荷、藕常常作为结婚祝福出现。“莲”同“连”,寓意连理恩爱,“荷”同“和”,寓意夫妻和睦,百年好合。“莲子”同“连子”,寓意多子多孙,连生贵子。“藕”同“偶”,寓意佳偶天成。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古诗文化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荷花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九歌·湘君》中有“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咏颂荷花的千古名句。孟郊的《怨诗》“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以痴心执念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唐朝李商隐《赠荷花》,在世人眼里花是美好的,而叶子是无足轻重的,花儿栽在金盆里,而叶子落地为尘土,化作泥土更护花。但荷花的花与叶却搭档得很好,长长的日子里,它们相互照应着,扶持着,一直到绿叶渐衰,红花谢落。深秋的残荷往往让人生出无比的惆怅。

《江南》

汉代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花语用途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荷花:“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意思是荷花一身都是宝,每时每刻都端庄美丽,让人耳目一新,没有别的植物可与之相比。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夏日炎炎

莲花淼淼

摇曳生波

婀娜多姿

清涟不浊

结语:

夏天的夜晚,微风徐徐,莲香幽幽,在池塘边上的回忆以及当时的你,那是一时的心动,还是一世的心动,谁又能分辨的清楚?

文案:天天

编辑:井不囧

审核:天天虎虎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