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文化水准,决定了民族的未来。大家好,我是李抱悃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周南和召南。周南和召南是指两个诸候国,就是西周天子武王封自己两个弟弟的采邑。分陕而治(陕是今陕西西岐山县西南),自陕而东,周公旦主治。自陕而西,周召公奭主治。因为,他们都在周天子的南边,所以称之谓周南和召南。因为他们相邻,地同俗同,诗之音亦略同,故同为《国风》之正风。《诗经》召南·采蘩于以采蘩1,于沼于沚2;于以用之,公侯之事3。于以采蘩,于涧之中4;于以用之,公侯之宫5。被之僮僮6,夙夜在公7;被之祁祁8,薄言还归9。我们先解释一下几个生字,蘩就我们现在春天采摘的一种野菜白蒿。沼是水池,沚就是水中的小洲。事就是指祭祀。被是取她人之发编结的发饰,相当于今天的假发。僮僮是很多的样子。夙是早,祁祁指的是首饰繁多样子。诗中的语言十分平和,只采用简单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表述。问句和答句都是非常简单。例如:问:哪里采的白蒿?答:水洲中、池塘边。问:采来做什么?答:公候之家祭祀用。第一章,从答问之简洁,看出来采白蒿女人们劳作之繁忙,似乎只在往来的路途中,对询问者的匆匆一语之答。答过前一问,女宫人的身影早已过去;再追上后一问,那“公侯之事”的应答已传自远处。这便是首章透露的采白蒿工作忙碌的氛围。再加上第二章的复叠,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更加显得忙碌无暇,我们可以从中读出穿梭而过的女宫人的匆匆身影。《周礼》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女宫人必须在祭祀的前三天开始,每天都要住在单位。以便把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做完。第三章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女宫们不但要做好准备工作,还要穿着十分讲究的盛装。化了浓妆,还要戴上光洁黑亮的假发。因为,她们的工作太忙太累了,时间又太长了。所以,很快她们的头发也乱了,妆容也黯淡了。这首诗主要描述,女宫人们为公家大事的奉献精神,看到了古代女人为了公家里的事不怕辛苦,努力工作的高尚品格。今天抱悃读诗经时间就到这里了,咱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注释:1.于以:问词,往哪儿。一说语助。蘩(fán繁):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2.沼:沼泽。沚(zhǐ止):水中小洲。3.事:此指祭祀。4.涧:山夹水也。5.宫:大的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6.被(bì币):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僮僮(tónɡ同):首饰盛貌,一说高而蓬松,又说光洁不坏貌。7.夙:早。公:公庙。8.祁祁(qí其):形容首饰盛,一说舒迟貌。9.归:归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