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网春节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不仅饱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也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开始了。下面,让我们一起猜灯谜、话养生,共享一场欢乐的春节文化与养生盛宴。年俗灯谜一中国人吃糖的民俗始自西周。《诗经·大雅》有云“堇荼如饴”,意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苦菜生长得比麦芽糖还要甜。“糖”也就成了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的象征。良药也可甜饴糖灶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也称“饴糖”,是粮食经发酵熬制而成。饴糖是一味传统中药,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胃的功效。医圣张仲景在“大建中汤”、“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中,都用了饴糖。小贴士饴糖虽好,为了口腔健康,也不能多吃哦!胃中湿热,爱反酸水的朋友也不宜多吃。年俗灯谜二“二十四,扫房子”。意味着把过去一年所有的烦恼、忧愁、晦气等全部打扫干净,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崭新的一年。宋代诗人王安石在《酬吴仲庶小园之句》中写道:“旧年台榭扫流尘,职闭朱门岁又新。”家整洁,人安康扫房子扫房子、除灰尘的年俗不仅增加了年味,还呵护了健康。给房间除尘,能够减少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类疾病的发生。同时,做家务也是一种活动,房间干净整洁,心情也会变好,开开心心过大年。年俗灯谜三滋补的佳品鸡肉鸡肉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蛋白质,易于消化。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可以补中益气,适合病后调养、恢复或者女性产后食用。而乌鸡不仅补气,还补血。中医妇科名方《乌鸡白凤丸》就用到了乌鸡。年俗灯谜四过年蒸馒头,象征着蒸蒸日上、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传说中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相传,诸葛亮带兵南征,那一带人烟稀少、瘴气很重,不少士兵得了痢疾。诸葛亮手下出了一个主意:杀死一些“南蛮”俘虏,用他们的头颅祭奠河神。诸葛亮没有同意,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面粉加水捏成人头模样蒸熟,当作祭品,叫做“蛮”头。后来,因称为“蛮头”太吓人,人们就用“馒头”取而代之。养眼还养人枣花馒头春节的餐桌上,不光有着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更有象征着美好寓意、形状多样的枣花馒头、花馍。中医认为,发面馒头更易消化,而蒸熟后的大枣燥性减弱,更适合食用。年俗灯谜五在我国,贴春联的年俗有余年的历史,如果从春联的前身——桃符算起的话,就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古时,在纸发明以前,人们认为桃树可以辟邪,就把神像和表示吉利的文字写在桃符上挂起来。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中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招分清上下联贴春联讲究多第一招:看平仄。一般来说,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第二招:景在前,情在后。一般来说,上联是写景色,下联表达情感。小贴士天亮以后,掌灯之前都可以贴春联哦。一幅春联送给您恭贺大家新春快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