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璋之喜最早出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里的《诗经·小雅·斯干》中。这篇诗句其实描写的就是当时流传很广的一种风俗,这个风俗跟中国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很多工作都是力气活,都要依靠男人来完成。因为男人身强力壮,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干,风里来雨里去,养家糊口,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之主。因此男人的地位非常高。男人不仅在家里占据领导地位,到社会上也是主宰者。不信你看文武百官,男的担任;王侯将相,男的担任;军中官兵,也都是男人。总之,三百六十行,除了勾栏行当,基本上没有女人什么事。因此说,一个女人如果生了男孩那就是天大的喜事,就让他睡在华丽宽大的床上,给他穿上绫罗绸缎上档次的衣服,给他玩珠宝玉器。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呢?因为男孩有前途,是全家的希望,可以上学堂,学本领,可以满腹经纶,将来报效国家,干一番事业。即使往小里说,家里的农活有指望了,有人接班了,可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了,不值得庆贺吗?哪怕是现在,在很多地方,重男轻女观念依然非常严重,生了男孩,家人都非常高兴,接生婆或者护士也会兴高采烈地说:恭喜了,是个大胖小子。诗经里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乃生男子,载寝之牀,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璋,是玉器的一种,同时还被认为是权力的象征。因为牙璋在古时有一个专门的作用,就是管指挥军队的。无论局势多么复杂,只要见到牙璋,就等于看到了皇帝和元帅。也等于是一种暗号,因为璋通常是分开的两部分组成,只要两部分牙璋天衣无缝合在一起,就能调动军队,执行任务了。朱重八为什么要改名叫朱元璋?诛灭元朝的“璋”嘛!古时候朋友生了孩子,关系很铁的在送礼时,就毫不犹豫送他块璋,这样的话朋友一定笑逐颜开,因为这是最贵重的礼物,寄托了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朋友家出生的儿子长大后大有作为、出将入相、前途无量。那么,弄瓦之喜来自何处呢?也是来源于《诗经·小雅·斯干》。原文是这样的: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如果不幸生了女孩,就不那么重视,就让她乖乖地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一把陶制的纺锤当见面礼。因为一旦生了女孩,一没有上学权利,二没有工作权利,三没有政治权力。就像中东的女子一样,看个球赛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女孩的一生不是围着锅台转,就是在家开车,不过这个车是不出屋门的纺车,自己是家庭纺织业的“总裁”,总是在裁布、织布。有人说,武则天不是女的?慈禧也是女的,花木兰、穆桂英也是女的,她们不是照样青史留名,做出成就了吗?但女人成名的例子少之又少,成功的概率太低,大多数妇女改变不了在家相夫教子的命运。因此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问少真让人尴尬。不过现在是21世纪,不知道这个典故的人不少,不会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没关系,你跟着喊喊“加油加油“,也不算出丑,不会太尴尬,古代的时候不晓得这个典故可就糗大了。唐朝的一位官爷就吃了这个亏,闹过笑话。唐玄宗时期的权臣李林甫不学无术,全靠投机钻营、玩弄权术爬上去的,虽然李大宰相主持过《唐六典》的编写工作,但也丝毫不能掩盖他的无知。有一回,李林甫同事的老婆生了一个儿子,李林甫赶紧写信去祝贺,贺信中有这么一句:弄麞之庆。朋友一看哭笑不得,满座宾客看了也啼笑皆非,笑话李大宰相太任性。因为璋是宝玉,麞就是獐子,让人家一刚出生的小孩去弄獐,不是太不珍惜生命了吗?獐头鼠目那都是骂人的词儿啊!李林甫是璋冠李戴,出了大丑。但李林甫是独一份吗?君不见超一流大学校长现在还会把鸿鹄(hónghú)”念成了“hónghào”,把“莘莘学子(shēn)”念成了“jīngjīng学子”呢!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更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美的源泉,心的归宿。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楚辞众阅国学馆(双色版)共5册诗经(单册)京东查看已下架只有读诗经才发现,原来汉语真的可以那样优美,无需翻译,就可以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