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名言 >> 诗经月出

诗经月出

诸位看官,您现在看到的是《诗经—陈风—月出》

原文如下: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引自《宋本毛诗诂训传》(含《毛诗序》、《郑笺》)、《诗集传》、《诗经原始》、《诗经》(中华书局)、《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佼(jiǎo):同“姣”,美好。僚(liǎo):同“嫽”,娇美。

窈纠: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

悄:忧愁状。懰(liú):妩媚。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燎:明也。一说姣美。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集传》:“惨当作懆,忧也。”

诸位看官,读完诗来看看讲了什么。

《毛诗序》曰:“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焉。”

大概是说在位的好美色,疏略了德

朱熹《诗集传》曰:“此亦男女相悦而思念之辞。言月出则皎然矣,佼人则僚然矣,安得见之而舒窈纠之情乎?是以为之劳心而悄然也。”

大概是说这首诗是写男女相悦思念之情的

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虽男女词,而一种忧思劳愁之意,固结莫解。情念虽深,心非淫荡。且从男女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

大概是说望月虚想,忧思劳愁之意

《先秦诗鉴赏辞典》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把这里所说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说的‘月’理解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月,那么谁是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眼光观照月亮?是谁第一个在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是谁最先把它从‘远在天边’拉近到‘近在眼前’,贴近人们的心灵?就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结晶文学作品来说,应该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同时又说“而这些滥觞于《月出》的望月怀人诗赋作品,总能使我们受到感动与共鸣,这也正如月亮本身,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诸位看官,大概诗旨方向如上,需多读几遍,再看一看,琢磨琢磨。

这是一条严肃的分界线

月光下的单身男

对于一个单身男走进酒馆,除了喝酒吃肉还是喝酒吃肉。

掐指一算,今晚月不黑风不高,适合散步,适合对酒当歌,说说天涯海角,说说海枯石烂,说说此刻飘荡的灵魂。

“小二,上酒上肉!”

“好咧!”

武松十八碗井冈山打虎,虚竹喝酒大战丁春秋,我喝酒吃肉只是因为想你。

诸位看官,我是说旁白的。此时月光投入酒馆桌旁

这月光来的如此突然,我吃不下,想你了,被丢掉的筷子在地上滚动,在月光里化成你的婀娜舞姿,那牛肉的热气尽是你的笑颜,还有这一碗酒,一圈又一圈的把我心弦波动,我想你了。月光啊,你给我适可而止。

今晚酒馆人不多,估计都是两个两个去牵手赏月吟诗看花了,我这里也是两个,虽然你的碗筷一直没动过。

来,吃上这一口肉,我们就来干杯,敬过往敬来生敬未曾相识的你。

好,还有三杯!

哎,你这月光,我已经说了很多遍,即使你拥有万千银光,也比不上她回眸一笑,就算你给层层海浪披上黑夜的战衣,也抵挡不了她衣袖的轻轻一挥。

什么,你听不懂我说的话?那我换种方式。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这下听懂了吧。

什么,你说有意思?我是今晚第一个和你说话的人?还想听我再吟唱一遍?

好吧,我问问她同不同意。

嗯,珍惜这次机会,她说好的,我本来不这么想的。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兄弟,不错不错,请允许我鼓个掌。如果你相信我,你就再来一遍,我送你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

哈哈哈,这不是瞎扯淡吗?

嗯,我再问问她。

这是最后一次了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兄弟,闭上眼睛,数十只羊。”

诸位看官,此时刮起了风,至于单身男被送至哪里,你可以看看天上的月亮。

如果中秋节了,那就祝你们快乐,吃月饼吧。

完--------

本文图片均属原创

精彩往期(点击图片)

《诗经-鹊巢》

《诗经-采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