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麟之趾朗读注音翻译及赏

北京看荨麻疹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原文

麟[1]之趾[2],振振[3]公子[4],于嗟[5]麟兮。

麟之定[6],振振公姓[7],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之趾朗读

周南_麟之趾00:26来自95国学

麟之趾注释及注音

[1]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或杰出之人。

[2]趾:足,蹄。

[3]振振〔zhēnzhēn〕:仁厚貌。

[4]公子:诸侯之庶子,亦泛称诸侯之子。

[5]于〔xū〕嗟:叹息之辞。

[6]定:通“颠”,一说通“题”,指额头。

[7]公姓:即公孙,国君的孙。

麟之趾翻译

麒麟的四足,仁厚的诸侯之子,哎呀那麒麟啊!

麒麟的额头,仁厚的国君之孙,哎呀那麒麟啊!

麒麟的顶角,仁厚的公侯族人,哎呀那麒麟啊!

麟之趾赏析

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凤、龟、龙并称为“四灵”。古人认为麒麟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寿命有两千年,且其出没之处必有祥瑞。后世亦常用麒麟比喻英杰超群、才德兼备之人。

《麟之趾》一诗,表达了对公侯子孙以仁厚之德传家治国的赞美和祝福。全诗共有三章,章章复沓,歌咏再三。各章分别以麒麟的足、额、角起兴,末句又再次出现“麟”的意象,表现出作者对“公子”“公姓”和“公族”的礼赞和期冀,希望他们以“振振”之心成为英杰贤圣,为天下万民带来祥瑞之福。

“公子”“公姓”“公族”三词,意义当近。之所以变动用字,正如清代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所说:“此诗公姓犹言公子,特变文以协韵耳,公族与公姓亦同义。”在《诗经》中,这种通过改动个别字词以避免重复、协调音韵的用法十分常见,使得诗句表露的形式美、意境美和音韵美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