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新生儿在出生后,都会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其中包含了父母长辈们对宝宝的祝福和期待。我们的名字会伴随着我们每个人一生,无论是求学工作,还是看病就医,都需要一次次的核对我们的姓名。有的时候好听的名字会让人耳目一新、影响深刻,有时候有谐音的名字也会让我们羞于启齿、心生自卑。可见起名字对于我们而言是有多么重要。
一、重名率最高的五个名字
而中国总共有14亿人口,茫茫人海中总能遇到一些人同名同姓,或者同名不同姓。根据统计,我国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就是“张伟”,中国至少有29万人共同使用这个名字。
“王伟”、“王芳”、“李伟”、“李秀芳”等名字的重名率紧随其后。重名率前五的姓氏中“王”姓就占到了两个,而以单字“伟”为地名的名字占到了其中的60%。可见姓氏和时代的文化特征对名字的影响还是十分深刻的。
二、姓氏对重名率的影响
首先,来说说中国的姓氏。据统计,中国的姓氏有一万多个,其中复姓有个,并且复姓的总体使用人数比较少。单姓只有五千多个,并且占到人口总数87%的汉族人口,仅仅使用个汉族姓氏,因此,生活中有很多人使用相同的姓氏。尤其是百家姓中几个大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更是随处可见。平均每个姓氏使用的人数高达一千多万人,如此高密度使用的姓氏,遇上几十万人同时使用一个姓名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名字中的时代特征
从取名中也能看出来一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无论什么时候,时代的主旋律总是能反应在人们的名字当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和平统一的兴奋感笼罩着全体中国人民,人们将这种喜悦感表达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就不会放过给孩子取名字的大好机会。因此,回想身边50年代出生的人们,总有几个人是叫建国、解放、建业的。
八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加快。这个时候,人们心中满怀奋斗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到了空前水平。人们昂扬的斗志也反映到了孩子的名字当中,伟、巍、波、宇、豪等字词经常出现在这一时期新生儿的名字当中。
现在,文娱传媒迅速发展,很多家长受到小说、电视、电影的影响,在给孩子起名的过程中,常常借用小说、影视剧中出现的人名和台词。因此,也常常出现“爆款”名字,例如浩然、瑾瑜、云熙等等。
四、取名的常见方式
说完“爆款”姓名,我们来看看家长常用的取名方式。
首先,很多家长会从古诗词中来挑选好听的寓意较好的字词。例如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中提取出来的“静姝”,从“有杕之杜,其叶箐箐”中提取的“菁菁”,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提取的“霏霏”。
这样取出来的名字不仅朗朗上口,还富有文化内涵,实在是上上之选。不过这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方法肯定会让各位家长挑花了眼。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名字的重名率,毕竟众所周知的诗词句有限,很有可能就会和别人挑选到相同的字词。
其次,有些父母会将父母双方的名字组合在一起,形成孩子的名字,表现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比如:张爱琴、王念景等等。
也有一些父母会结合孩子出生的地点和时间来给孩子起名字。但是,无论是用什么方式来取名,都应该注意回避一些雷区。
结语
首先,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应该避免一些不雅的谐音。例如段珍、杨伟等等。这样的谐音名字会给孩子徒增困扰,导致孩子长大之后受到别人的嘲笑并养成自卑的性格。
其次,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可以适当避免一些多音字。这样可以避免之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起名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一些消极的字眼。比如凉、哀、弱等等。这样消极的字眼如果伴随孩子的一生,虽然在茫茫人海中有一种非主流的特殊感,但是长此以往,难免会对孩子有一些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参考资料
《诗经》
《劝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