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余秀华的快速成名之路
余秀华的成名之路确实走得很顺利,高中毕业的她于年开始写诗,才写了5年,诗作就在顶级刊物《诗刊》上发表。到年,6年时间里她一共写了多首诗作。年,她拿下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10万块的奖金金额在现代文坛奖项中不多见。是的,诗歌改变了余秀华的命运。她终于可以从她口中那没有爱情的婚姻中解脱出来,她花钱和丈夫离婚了,为了这件事她饱受争议。此后,她我行我素的作风,让大家开始觉得她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农村诗人很不一样。如今,余秀华还在写诗,而且无论是产量还是水平都不低。02再出狂语
近日,余秀华再出狂语。她发表了一篇挺长的博文,文中针对大家说她的爱情诗写得太过直接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大家只盯着她那几篇情诗(其中包括标题中有“穿过”2字的那首),而忽略了她其它的作品。同时她也表示,就算备受争议,这类情诗她也会继续写。为了证明自己这样这样写没错,她提到了《红楼梦》、《水浒传》,重点提到了《诗经》,她认为这些作品中能写的内容,为何我余秀华就不能写了?不少网友看了她这一番言论,表示:佩服你的胆量。03《诗经》中是否有这种诗?
我们仔细理解余秀华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她讨论的就是诗歌的本质问题,诗歌到底是不是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红楼梦》、《水浒传》咱们先不说,毕竟通俗小说的内容很直接是正常的。只说这《诗经》中,是否有余秀华口中十分直接,在外人看来算不上“纯洁”的内容?确实是有的!大家看看《诗经》中的这首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经》一共篇诗作,基本都是来自民间,这首诗是最直接的一首。内容上,写的就是一对恋人约会的事情。第一节前两句是起兴,在草原上猎得一只獐,我用白茅包好,将它送给心上人。第二节内容也是差不多的,林中有只死鹿,用白茅捆上献给心上的人,她如玉般美丽。第三节写这两个充满善意的举动,打动了心上人儿,她终于同意和我约会了,但她叫我小心点,不要惊动了狗。最后一节诗的内容,比笔者译的要更直接一些。《诗经》是五经之首,古代读书人是要背、要考、还要评论的,这样一首诗作存在于《诗经》中到底合不合适?个人认为完全没有问题。为何?首先,正如孔夫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从文字上来看,这首诗从创作的目的其实是很纯朴的。男子为何要送心上人獐和鹿,恋爱时不是应该送花草等美好的事物吗?这是因为当时物质匮乏,那时候的人谈恋爱不会风花雪月,它就该是如此真实。这就类似我们父母那一辈,父亲去老丈人家里常常是称上二斤猪肉,带上一斤白糖一样,若是写那时候的爱情非写送玫瑰,那是不真实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看最后一节对他们约会的描写,也同样是真实而又质朴的,它反映的是民间百姓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所以,说到底不管文字如何,它歌颂的都是美好的爱情,体现的都是纯朴而又真实的民风。04余秀华能不能写?
理解清楚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余秀华能不能写这类内容的问题:首先,写这类诗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你若是歌颂美好的爱情,没有人会觉得有问题,可是若是写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这显然是不对的。《诗经》篇诗作,只出了这么一篇《野有死麕》,若是篇诗作都是这种类型,它是否还能成为五经之首,这是一个问题。余秀华写一篇“穿过”式的诗作没问题,你若是篇篇如此,又算是什么诗人呢?其次,《诗经》会有这类作品存在,是因为当时的文字不如现代这么多,先秦时民间各种礼仪要求并不多,所以在当时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而后随着各种礼仪的建全,唐诗宋词中这类的内容就极少了。所以说,多年内容和现在能不能写,完全是两回事了。再次,离开了这种类型的作品,你余秀华就无法再创作出更好的诗作了吗?这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最经典的唐诗、宋词,到最经典的现代诗,无论是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还是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些才女的诗作没有一首需要用那样的噱头,却一样能成经典,这才是大师级的诗人。个人觉得余秀华是一个很有才的诗人,真的希望她不要在一条不正确的道理上越走越远。相信自己,没有噱头也一样能写出好的情诗,这才是真正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