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之162孔子诵读诗书和主持礼

《述而》(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诗》,《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篇,其,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书》,《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尚书》作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雅言,这里指古代西周人的语言,即标准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执,执行。礼,礼仪。

孔子用标准话的时候: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仪,都用标准话。

孔子诵读《诗》《书》和主持礼仪都用标准话,表明孔子对传统文化和礼仪规范的尊重。

如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