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欣赏国风卫风河广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

河广

谁谓河广(1)?一苇杭之(2)。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3)。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4)。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5)。

(1)高亨:河,黄河。卫在黄河北,宋在黄河南。周振甫:河,指黄河。

(2)高亨:一苇,一个苇叶,比喻小船,犹言一叶扁舟。杭,通航,渡河。周振甫:一苇,指黄河的广,一束芦苇可以航行。杭,通“航”。

(3)高亨:跂(音气),通企,踮起脚尖。予,我也。此句言踮起脚尖我就能看见。周振甫:跂,踮起脚尖。

(4)高亨:通舠,小船也。周振甫:刀:通“舠”,指小船。

(5)高亨:崇,终了。此句言一个早晨就可到宋国。周振甫:崇朝,终朝,来回不过一个早晨。

谁说黄河宽?一片苇叶就能渡。谁说宋国远?踮起脚来就望见。

谁说黄河宽?竟不容一只小船。谁说宋国远?一个早上就能到。

周振甫:《毛诗序》“《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笺》:“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诗以自止。”宋桓公夫人,被出,出妇只能回娘家卫,不能归宋。

高亨:作者住在卫国,离宋国不远,仅一河之隔。他想到宋国去,但迫于环境,不能如愿,因作是诗。

读此诗文,看其问答,是要说黄河并不宽,宋国也不远。渡过黄河就是宋,近在咫尺,须臾间就能到。然而却渡越不能。作者一定是一位宋国人,客居卫国,与宋仅一河之隔,从河这边就能望见对面的宋国土地,然而却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归国探望的愿望,因作此诗来抒发自己对家乡宋国的思念之情。

《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

《诗经今注》高亨注

《诗经》中华文化讲堂注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