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sè,多么富有古韵的一个字!是不是很常见?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萧瑟、瑟瑟发抖、琴瑟和鸣、半江瑟瑟半江红、锦瑟无端五十弦?有没有你刚才想到的那个词或句子?要是说,“瑟”这个字或者物件儿,经常出现在中国人老祖宗的文字里,而且越古老的诗词歌赋中出现得越多,你赞同么?瑟,都知道是个乐器,但如果不是音乐、考古出身的你,对“瑟”这个物件儿有多少了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日积月累,涓滴汇成江海。
有兴趣的,不妨往后翻翻看看,增长一点见闻,多一点谈资。
一、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瑟”1.《诗经》“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国风.周南.关雎》“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2.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3.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帝本纪》卷二十八〈封禅书〉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
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只可得而礼。
」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说的是,雄才大略的“秦皇汉武”中的汉武帝刘彻,找大臣问话。
有人告诉汉武帝,说本来瑟是五十弦的,后来太帝嫌这个乐器过于悲,就下令把弦数减半。
这段话,也同时说明了唐诗中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来历,也说明自古以来,演奏瑟的方式,叫“鼓”,鼓瑟。
所以,曹操诗里说……4.东汉末年.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5.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6.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7.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词中虽然没有出现“瑟”,但用“五十弦”代指“瑟”上面这些诗词,是不是都是我们熟知的?还有不那么熟悉的,比如元陈普《鼓瑟》诗:34;二、汉语中常见的带“瑟”的词语、成语都有哪些?下面这些词是我们熟知或常见常听的萧瑟瑟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秋风萧瑟琴瑟之好琴瑟不调胶柱鼓瑟琴瑟调和琴瑟和鸣瑟瑟发抖这些词,及其引申出的含义义,貌似都和瑟所为弦的乐器,和演奏时的状态有关?三、瑟,作为乐器,是个什么物件?来自百度百科。
网上有关于瑟的详细视频。
古代弹弦乐器。
其历史久远。
《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
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
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
隋唐时期用于清乐。
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
周、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
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瑟,是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
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有瑟,弦数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春秋至秦汉以来出土古瑟以数十计,但多残缺不全或柱位不详。
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瑟保存完好。
长沙马王堆出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