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学习记录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和后面的两章,“凄凄”,“采采”一样的意思,都是繁盛的意思
2、为,是凝结成的意思;后两章的“晞”(xī):干,晒干
3、方,是水边,一边的意思。后两章的“湄”是,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涘(sì):也是水边的意思
4、溯(sù):逆流而上。洄:水流迂回之处。溯洄:在河边逆流向上游走;溯游:在河边顺流向下游走。还有一种解释“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5、阻:险阻。后两章的“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右”是迂回曲折之意
6、诗词每章结尾处,坻(chí),沚(zhǐ):都是水中的沙滩之意
7、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
历代诗经注家,说这是一首讥讽诗词,讽刺秦国国君不能施行周礼或招纳贤才,但所考据的内容现在无从可查;我才疏学浅,也没去考证这首诗歌,被采诗官收录的时间,根本没看出嘲讽之意。我们先粗浅地认为这压根就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欲求不得那种心情。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在学习此诗时,因爱其语调优美,于是就随口念出。儿子在旁听到了,第二天他语文老师让同学们说一下古人描写爱情的诗歌,一个女生说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儿子于是补充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老师和同学都投以赞许的目光,儿子觉得倍有面子。(学习古诗词,好处多多啊)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8、白露节气,秦地已经是很寒冷了,芦苇叶片上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诗人睡不着啊,来到河边溜达,自己所追寻的那个人啊,只知道是在河的那一边,但是无法见面。只看见茫茫的芦苇。沿着河边走啊走,走了很久,还是没能见到那个心中的人(“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三章是通过白露变化,表明不同的时间)
9、“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我从这首诗中,读出了相思的意味,隐隐感觉与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对应。相比蒹葭作者,辛弃疾无疑是幸运的,还是见着了所追寻之人,可惜世事艰难,见到了又能如何!
邓丽君在水一方10、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当年华语歌后邓丽君,我的父母一辈非常爱的流行乐天后,一首非常著名的歌《在水一方》,琼瑶作的词,基本就是《蒹葭》改编而成的,全部歌词如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