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诗经一诗经草解

中国可以说是诗歌的国度,言志依靠诗,抒情依靠诗,就连政事都要借助诗歌的力量。追溯千年时光,中国诗歌最强盛的源头就在于儒家经典《诗经》之中。本期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诗经》。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仅仅从孔子的这两句话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诗经在孔子的认识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诗经》除了是一部诗集外,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目前流传的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首,其中有六首诗是笙诗,有目无辞。据传《诗经》的诗,一开始是由西周贤相尹吉甫所采集编纂,后来又被孔子所修编,才是今天流传的《诗经》的最初版本。因此诗经也就因此诞生了一种来源,也就是采诗说,就是指周王的使者到民间采集民歌后整理在一起作曲唱给诸侯以此反映社会,这也是十五国风的大部分诗篇的来历。此外还有很多诗歌是由贵族文人在宴饮时所创作的。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认为诗经是集体创作的诗歌典范,但是我个人认为诗经只能说其来源的灵感有很多是来自民间的诗歌,但是最终还是由职业文人进行创作的,很少有来自民间不加修饰的作品。

目前的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为国风,共有十五国风一共一百六十篇,分别为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十九篇、鄘(yōng)风十篇、卫风十篇、王风十篇、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一篇、魏风七篇、唐风十二篇、秦风十篇、陈风十篇、桧(guì)风四篇、曹风四篇、豳(Bīn)风七篇。雅为大雅、小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计一百零五篇,最后的颂共计四十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周颂三十一篇。

而从整体风貌上看,国风无疑是最为丰富的一种,有祭祀,有爱情,有劳动,有对统治者的讽刺,征战的痛苦等,题材多样且和百姓生活紧密相关。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或者贵族宴会诗歌,其中大雅多以西周贵族反映周王政事为主,而小雅则近似国风和大雅的混合,有祭祀之作,有。战争思乡之作,也有宴饮言兴之作。至于颂则更加功能单一但是样式丰富,主要是以宗庙祭祀为主,在歌唱的同时还辅以舞曲,可以说是《诗经》当中规格最高的一组。而其中贵族文人所创作的诗歌多数集中于《大雅》、《小雅》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因为《诗经》后世流传的篇目只有三百零五篇,所以一般人们都取其整数,称其为《诗三百》,而在最早的时期,人们只称其为《诗》,直到汉朝推行儒术,在学宫之中设立讲《诗》的博士,自此《诗》才被称为《诗经》

更多有关《诗经》的知识,我们将在下一期为大家介绍,谢谢各位读者朋友的观看!

如果你觉得这个系列还不错,希望你可以点一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