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出自《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诗句。这是一首描写军士出征归来的诗。其意为:昔日我从军时,杨柳迎风飘舞;如今我在归途中,雪花纷飞。
“依依”写出了杨柳的婀娜柔美,实则又不限于写杨柳。
成语中的“依依不舍”“依依惜别”,均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
诗人将自己和亲人的感情寄托与杨柳,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留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何说“杨柳依依”是写景抒情诗中的圣品呢?不妨以谢灵运的一句诗作对比。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有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早春生机勃勃的一幅幅景象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诗人的欣喜之情溢满诗篇。
同为写景抒情之作,但画面感却有“图画”与“动画”之别。
当诗人赋予了“杨柳”人的情感与行为时,眼前之景立刻鲜活起来。画面由文字描绘,瞬间幻化为动画演绎,灵魂之美,触动人心。在共鸣与想像中,欣赏者沉浸于诗词的意境之中。
之所以说它有“动画之美”是因为它具有动画美的元素。比如:
角色设计__军士归来;场景设计__缥缈悲凉的意境;道具设计__杨柳依依等。
解读也是一种创作,是在诗人艺术魅力的感召之下的一次再创作。
此解读虽显粗浅,但关于“杨柳依依”动画美的思考实为深思熟虑所得。
诗词鉴赏中有一个名词为“圣于诗”,就是说比别的诗更好,更妙!
我以为“杨柳依依”的确为写景抒情诗中的圣品,您可赞同?
(图片来自网络,诚表谢意,如有不当,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