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作为中文学科文学类的三大主干学科之一,其复习难度也是最大的,亦是历年来考生最为头疼的学科。今就中国文学史的一些东西,简单谈谈它的复习方法。
在开始今天的讲述之前,先明确两个问题,第一,需要明白的是文学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即其史的特性与文学作品的研究。纵观目前学术界的所有的文学史教材,均以史为主导,而对于作品的研究,则较多以作品选或作品集为主。第二,对于考试而言,相对应的,同样以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为主,或考察某一文学流派发展,或考察某一部文学作品或某一作家的创作,前者考察的是对文学史的掌握,后者考察的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WORLDBOOK
COPYRIGHTDAY
关于文学史,首先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讲:
以先秦两汉文学为第一阶段,先秦两汉文学以政治性文学为主,先秦文学侧重文史哲的大杂烩,经有五经,史有《左传》与《国语》,子有诸子之书,集有《楚辞》。汉代文学,文分政论与史传,韵文有汉赋,开创后世骈体文学先河;歌诗有汉乐府与五言诗。
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与隋唐文学为第二阶段,即文学的自觉时代与文学的形成时代。文学自觉时代则是文学创作为个人而创作,文学创作脱离政治而进入个人情感抒发与渲泄。文学创作有诗歌、小说、乐府与骈赋文四类。诗歌以五言古体诗为主,历经时代变迁,由建功立业而为繁缛工整。小说记言记事。隋唐文学为文学定型时代。以诗歌为例,近体诗七言绝句与古体诗歌至李白而为至极,律体诗至杜甫而为大成,后世诗歌皆不出此二人。盛唐一代有骈文盛行,更有古文新出,文宗秦汉成一时风尚,韩柳为最。唐世传奇继承小说杂语,而为文人所用。词曲别出,于歌诗之外别出新体,成为坊间娱乐之作。
以宋元文学为文学发展至第三阶段,即文学转变时期,文学由雅入俗阶段。宋时文学承袭唐代文学延续发展,宋诗承袭中晚唐诗歌开宋诗新风尚,欧苏之变后江西沿之,后宋世诗歌即围绕江西诗社驳论辨别。宋文承袭唐文风古,有宋世古文六家,亦有宋世四六文章。宋代词学大盛,柳苏李辛极扩词境,使词于歌诗之外,而为市民阶层所喜。终因诗词雅俗分途,词曲终未得以入得厅堂,难以成为高堂雅乐。于文学之外,小说异军突起,说话人之讲本,将文学带入俗世。经历宋元乱世,俗学大兴,曲剧成为文人反映社会要途,而歌诗衰矣。
以明清文学为文学发展之第四阶段,即俗文学之兴。此时,庙堂之雅学,歌诗与文章皆以前代为上,诗崇唐宋,文尊秦汉,皆无新语。俗世文学大兴,话本传奇大兴,戏曲是为平民阶层之喜闻乐见。小说自元末而兴,成为明清两代主要文学形式。由此而,雅学渐去,俗学益盛。
WORLDBOOK
COPYRIGHTDAY
其次,从文体史角度解说一二:
诗歌自《诗经》始,而有《诗》之六义,开诗歌创作与形制,其后楚骚紧随之,于形式而有新创,汉世乐府袭诗辞开诗歌之先河,以五言诗成古体诗。魏晋诗歌承袭之,内容因时代变迁而慷慨或归隐,求仙或咏史怀古。晋末乱世,佛教大兴,音律始备,古体诗变而求音律和谐,字句工整,文辞繁丽成一时风尚。而后天下初定,文坛承齐梁风古,歌功颂德,追求辞藻。偶有文坛杰出者,痛批诗坛繁缛风尚,力求复古,尚新辞。四杰尚新体,作五言,行七言,歌诗体制始有突破。而后沈宋继之,于歌诗体制初定。其后而有陈氏,行文著新诗,至此新诗始成。而后奏唐音者,若虚《春江》,山水与边塞,古体与近体。诗至李白,七绝古体成绝响,而后杜工部出,律体新诗集大成。自杜而后,歌诗不出此二者,中唐新乐,取工部歌时事;韩孟练字,源自工部练字处,晚唐李义山,用典精丽似工部。长吉擅造境,游仙凡玄境,不出李太白。其他诗者,亦不出李杜二人。宋世初定,歌诗作者以群居,文人团体成为作诗主流。其作诗亦学晚唐三体,白居易之俗事皆可语,姚、贾之用语精神,义山之繁缛工整。欧阳新文坛,苏门新诗,而后江西诗兴,后起新秀中兴诗坛、江湖诗人、永嘉诗派,皆不出江西之祸。自宋末世,诗歌由此而终。明清两代歌诗,以尊唐宋而起,亦尊唐宋而终。
文分有韵之文为韵文,无韵之文为古文。古文自史传而兴,《左传》、《国策》、《史记》、《汉书》皆为古文之宗,而后中唐韩柳一变而崇古文,遂有古文之发展。宋世古文有六家,明清古文尊秦汉而绝。有韵之文为汉魏文赋起,后有骈偶四六,及至清之末世,亦不变。
小说自魏晋始起,始载神话灵异与言语论说,唐世始有完整篇书,历经宋世话本讲话,自元末而成。明清两代小说大兴,成时代文学主流。
词曲别出,自盛唐歌诗外而为新文体,于民间作坊使用,仅供娱乐消遣而已。经宋世柳苏变迁,词曲大成,但终究为民间消遣,而不为正统所用。元明两代,曲剧大兴,为后世曲剧之先。
WORLDBOOK
COPYRIGHTDAY
由此,从文学史整体观读文学发展史,以社会背景解读文学如何发展,如何产生,如何特点,如何影响;再从文体发展角度看文学某一文学如何发展,其源流传承关系。通过两相对比,构织文学史体系,如此,便对文学史了如指掌了。
这里,许多同学疑惑,自己读完书一无所获。这就牵扯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但是作笔记又耗时耗力,如何才是正确的笔记方式。以先秦文学为例,阅读教材中,首先通读教材通论部分,以教材所分,构建知识框架,先秦文学分五经、诸子、楚辞,列五经、诸子、楚辞基本内容,五经有《易》《书》《诗》《礼》《春秋》而已,诸子有《论语》《孟子》《荀子》(儒)、《老子》《庄子》《庄子》(道)、《韩非》(法),楚辞有屈宋。在于《诗》外题《诗》之文学创作、《诗》之后世影响、《诗》之价值,其他依次,待一部教材阅读完毕,其知识加架构亦成。一轮复习,即是搭建学科知识框架,二轮复习方是重点知识的突破与提升。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资料已于微店店铺上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原文购买或进入微店购买。古代文学学科资料按照川大四卷本进行编写,参考袁行霈与章培恒文学史,对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引导,同时以历年真题为索引,标记重点,帮助考生定位考试重点。
小红书/知乎|豊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