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能治病的芦苇

                            

想一想

同学们,当你们去河边、湿地附近游玩时,一定会在岸边见到高高的、茂密的芦苇。

那你们还记得语文课本中的哪一课讲到了芦苇吗?

你们知道芦苇还可以入药治病吗?

《诗经秦风蒹葭》我们都学习过,其中就有古代的中医药元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读《诗经》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秦风蒹葭》中的“草木之名”便是蒹葭,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芦苇。

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分布范围极其广泛。

早在周朝时,今天的陕西一带的水边就生长着大片茂密的芦苇丛。

而看似其貌不扬、随处可见的芦苇,它的花和叶都是可以治病的药材。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芦花“甘,寒,无毒”,可以止血解毒,内服外用均可。

芦叶则又名芦箬(ru),其药性也是“甘,寒,无毒”,对于上吐下泻很有疗效。

“谈一谈”

我们学习过的《周南关雎》中也有与中医药相关的“草木之名”,你知道是什么吗?

编辑|于娟赵若汐

审校|张芳芳李亚旗

总主编张伯礼王建国

主编毛国强

《中医药文化精选读本:中学版》(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书立足中学生的阅读特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辅以漫画形象,讲述故事里蕴含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浅显易懂的中医文化哲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希望能使更多的中学生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传播中医药!

原标题:《中医药文化|能治病的芦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