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汉广方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国风·周南·汉广》歌者应该是位樵夫之类的普通百姓,看到一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美丽女子,心知不可得,而仍然一往情深。比起《秦风·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带着希望的艰难追求。《汉广》则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其中的“不可”直接就将青年樵夫的幻想破灭。

在知不可求之后,樵夫的选择是:“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就是等到姑娘出嫁时,甘愿为其喂马。朱熹注解:“以错薪起兴,而欲秣其马,则悦之至。以江汉为比,而叹其终不可求,则禁之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汉广》

[先秦无名氏]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qiáo)翘错薪(xīn),言刈(yì)其楚。之子于归,言秣(mò)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lóu)。之子于归,言秣其驹(jū)。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生僻字解析:

乔木:一种高大而无枝的树木。

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

游女:汉水之神,或谓游玩的女子。

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

方:桴,筏。此处用作动词,意谓坐木筏渡江。

翘(qiáo)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或以为指高出貌。

错薪(xīn):丛杂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

刈(yì):割。楚:灌木名,即牡荆。

归:嫁也。秣(mò):喂马。

蒌(lóu):蒌蒿,也叫白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

驹(jū):小马。

译文:

河对岸的乔木,可望而不可及。无法在它的荫下乘凉。汉江上的游女,可望却无法追求接近。

多么宽广的汉水呵,无法游泳过去。多么长的江流呵,无法乘筏抵达。

一堆堆错杂的柴草,乃是我砍下来的荆楚。这位姑娘要是出嫁的话,那我情愿替她喂马。

多么宽广的汉水呵,无法游泳过去。多么长的江流呵,无法乘筏抵达。

一堆堆错杂的柴草,乃是我砍下来的蒌蒿。这位姑娘要是出嫁的话,那我情愿替她喂马。

多么宽广的汉水呵,无法游泳过去。多么长的江流呵,无法乘筏抵达。

对于《汉广》的点评大至分为四种。

(一)《毛诗序》:“〈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这是徳广说。

(二)《齐》、《鲁》、《韩》三家诗一致认为游女是汉水之神,借神人之隔来喻佳人难求。这是汉水女神说。

(三)清方玉润以为:“此诗即为刈楚、刈蒌而作,所谓樵唱是也,近世楚、粤、滇、黔间樵子入山,多唱山讴,响应林谷。盖劳者善歌,所以忘劳耳。其次大抵男女相赠答,私心爱慕之情。有近乎淫者,也有以礼自持者。文在雅、俗之间,而音节则自然天籁也。当其佳处,往往入神,有学士大夫所不能及者。”这是江干樵唱说。

(四)《诗经今注》云:“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而不可得,因作此歌以自叹。”这是爱而不得的爱情说。

以上就是小虫子对诗经《汉广》的学习,有不当之处望指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