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诗经 >> 诗经评价 >> 诗经三篇欣赏

诗经三篇欣赏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孔子称赞,“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欣赏一下其中最美三篇。一、《蒹葭》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芦苇青青,露水变成霜。怀念的她,应该在水的某一方。逆流而上去寻她,寻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她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清晨的白露水还未干。思念的她,好像在河对岸。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芦苇繁茂,白露快要干了。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她,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注释:蒹葭(jiānjiā):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这一段论境界非常优美。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气已是深秋了,芦苇叶上留着夜间的露水结的霜。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追寻那思慕的人,而出现在眼前的是茫茫芦苇,呈出冷寂与落寞,表现出男子带着深深不舍和眷恋之情。以水、芦苇、白露、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二、《诗经·小雅·采薇》春日杨柳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译文: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发芽。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未回家。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与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驻防的地点不固定,无法托熟人带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茎叶变老。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小阳春。征战还没有完,哪有片刻歇息。心中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车。兵车已经驾上,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一首经典的诗句,它描写的象一幅画,把一个士兵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已经发芽,柳枝随风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为了杨柳依依,可以忍受雨雪霏霏。三、《诗经·郑风》海天一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他青色的衣襟,将她的思念也染成了青色。思念如水涣涣,女心似影悠悠。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踪影,爱意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很经典,“青青”有声有色,像春天的青草般鲜丽;“悠悠”像戏曲里的尾腔,字里行间情意绵绵。这句话很漂亮,“悠悠”一词,道尽思念是如何漫长,让后来的人无不从心中产生共鸣。“悠悠”的长久可以满足我们对情感夸饰的心理。千百年后,有一个男人,用这句话为自己的雄心画了句号。他告诉我们,这后面还有两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于是,这思念像被植入土壤的植物,更加饱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