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究竟有多美惊艳三千年

《诗经》,我想,这是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的“一本书”。从草木鸟兽到男女之情,从天文地理再到人世百态,《诗经》无不谈及。人类最美好、最质朴、最真挚的情感都饱含其中,再加之文辞优美,带着自然的清新香气,它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实具不可或缺之重要地位。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足以说明,《诗经》到底有多惊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余首,俗称诗三百,内容上包括,《风》周代各地的歌谣、《雅》周人的正声雅乐、《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从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实在是非常值得一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与艺术的最大特性——不追求雕琢繁复,而以情感与形式为最高境界。我突然想起来,网络上曾流传”女诗经,男楚辞“的取名妙招,像王国维、琼瑶、屠呦呦、林徽因、梁思成、吴敬梓、傅斯年等名人取字均出于《诗经》,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原文,评论在留言区一起互动。还有一些电视剧人名,我不确定本身是不是从《诗经》出发,但是单看字面上是出自诗经的。华胥引的叶蓁、玉楼春的桃夭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下一站是幸福的叶鹿鸣出自《小雅·鹿鸣》:“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太子妃升职记张芃芃出自《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péng)其麦。”……而我在五年前就用了一个笔名叫做“青悠”,多少有点附庸风雅的意思,取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认识我比较早的人,大概对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我钟情于诗经,每次翻开《诗经》都有一种名为热爱的暖流袭过心田,这大概是一种精神力量。随便例举十句,读来都是欢喜的(知识储备逐渐耗空~)。说到君子,想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到季节,想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到报答,想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说到知己,想到“知我者,谓我心忧”。说到爱情,想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到父母,想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说到清扫,想到“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说到美人,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到德行,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到思念,想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起读《诗经》吧,“经典古籍”绝对实至名归。希望它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可以成为你的潜意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