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伯兮宁可因思成心疾,也不愿相忘

治疗手足癣北京医院 http://m.39.net/news/a_8930341.html
《卫风·伯兮》初读此诗,只记得“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一章,感觉这几句道尽女子怀人之思,实在写得美妙。可反复读之,感觉更多的倒是沉重:女子思念远方征战的丈夫,惦记其安危,无心梳洗装扮,思至头痛不已,以至于幻想能有一颗忘忧草,但又转念,宁可因思成心疾,也不愿相忘。里面有多少柔肠百转,又有多少离乱之世,普通人家遭受的生离死别之痛苦。看一下原文《伯兮》[先秦无名氏]伯兮朅(qiè)兮,邦之桀(jié)兮。伯也执殳(shū),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dí)为容!其雨其雨,杲(gǎo)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xuān)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èi)。原文解析《卫风·伯兮》诗不难懂,一共四章。首章是赋,妇人言其夫之才美和英武,因此才为王前驱。“伯兮朅兮”,朅,英武高大。“邦之桀兮”,桀,突出,特出,又指杰出的有才能的人,如在本诗。“殳”,竹制的兵器。第二章直陈其事,自丈夫去为王服兵役之后,自己懒于梳头洗脸,以至于满头乱发如飞蓬的情状,并说其原因,并非没有泽发之膏和涤垢之沐,而是由于夫在外,无所主的缘故。第三章的手法是比,明明盼望着下雨,太阳却明晃晃地出来了。以此来比明明一心盼着丈夫归来却还是无有归期。“其雨其雨”,重复两个“其”字,表盼望之情的强烈。宁可忍受头痛,也不愿忍受思念的折磨啊,以此来说其思念之深切。第四章还是赋,“谖草”,是指忘忧草。“背”,北堂。哪里能得到那忘忧草,我要把它种到北堂。但思来想去,还是不忍忘,哪怕思念已成心病。“痗”,病。《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远征在外的丈夫,感情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妇人的思念不是一般的思念,这思念是充满着不安和忧虑的。她不知道远征在外的丈夫是否安好,有没有受伤。尽管丈夫勇武,可战场上,兵凶将险,刀剑无眼,又怎能不让她担忧呢?关于战争“兵者,毒民于死者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灾,故圣王重之。如不得已而行,则告以归期,念其勤劳,哀伤惨怛,不啻在己。是以治世之诗,则言其君上闵恤之情。乱世之诗,则录其室家怨思之苦,以为人情不出乎此也。”出兵打仗是置百姓于死地的事情,孤儿和寡妇会有损天地的和气,引来水旱之灾,因此圣王非常重视。如果实在不得已要有战事,就告知归期,念其劳苦、愁惨、忧虑、哀伤,如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因此治世的诗就讲述君主的怜悯抚恤之情,乱世的诗记录的则是家家户户的愁怨思念之苦,人情大抵如此。以上就是小虫子对诗经《伯兮》的学习,有不当之处望指点。诗经文白对照原著完整版淘宝¥34.8¥38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