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吉甫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总采风者、编纂者,所以被尊为中华诗祖。若没有尹吉甫将前人和当时的诗歌,进行采风收集并编纂成册,那么这些宝贵的诗歌很可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尹吉甫,尹姓、兮氏,字伯吉父,尹氏、吉氏的太始祖。尹吉甫除了收集编纂《诗经》外,他曾辅佐周朝三代天子,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
尹吉甫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周宣王时期,尹吉甫奉命与南仲出征猃狁,获大胜,反击到太原。后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但在周幽王时期,尹吉甫屡屡直言进谏,幽王倒行逆施,不但不纳谏,反而更重用奸侫小人,尹吉甫非常绝望便辞职还乡。
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对尹吉甫编纂的《诗经》进行了大幅度删改,把原来多首删成了现在的首(还有6首笙诗,只有题目无诗文)。首的《诗经》就霸占了中国最早诗歌总集和国人特别崇拜的地位,若真是被删掉90%,那实在太可惜了。
对于孔子删《诗经》普遍存在三个观点:第一,孔子没有删减,只是对个别诗中的句子和用词完善润泽了一下。但他对传播和传承《诗经》做出了巨大贡献,删选诗经的是当时周朝乐官。第二,就是孔子对相同题材、内容相似和不符合自己观点的,进行了部分的诗删减。第三,承认孔子把尹吉甫《诗经》多首删减到他认为的首了。理由是当时周朝大规模采集诗,整体反映出周王朝先祖创业、祭祀神鬼、宴饮交往、愤怒怨恨、劳动打猎、恋爱婚姻、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数量一定非常大,不可能就来首。对于这些说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不缺乏争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