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学的这首《丘中有麻》,只看字面意思,更像是一首讲述男女定情的爱情诗。全诗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丘中有麻”指的是女子和心仪的男子约会的地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原文: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qiāng)将其来施(yí)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第一节这里的“麻”指的是一种叫苎麻的植物,茎皮纤维长而坚韧,可供纺织。女子行走在长满一片苎麻的山坡上,等待着心仪男子的到来。想到即将与情郎见面,女子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接着第二节就讲到了另一次的约会:山坡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麦子,女子和心仪的男子一起野宴。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到了第三节所描述的时间地点:山丘上的李子也成熟了,就在其中的一棵李子树下,女子和情郎再次约会的时候,男子赠送给女子一块自己随身佩戴的美玉。古人讲究“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男子送给女子佩玉,其实是一种定情信物,用佩玉的坚贞纯洁来象征两人爱情的永恒。
如果作为一首情诗来理解,诗中的“子嗟”、“子国”和“之子”都是指代女子的意中人。诗中的女子热烈大胆,勇敢地道出自己与情郎幽会的地点和定情过程,既体现了女子的纯朴天真,同时也表达女子对这份感情的重视。苎麻地里、小麦垅头、李子树下,都曾留下他们约会时的欢声笑语,最后的“彼留之子,贻我佩玖”,也象征着两人的感情像这美玉一般坚贞纯洁,也暗示这份爱情最终圆满幸福。
根据《毛诗序》记载:“《丘中有麻》,思贤也”,认为这是一首思贤诗,诗中的“丘中有麻”指的是贤人在野,南宋诗人王十朋就曾在诗中写过“行看共掌丝纶美,宁复丘中咏有麻”这样的句子。如果作为思贤诗来理解,诗中的“子嗟”、“子国”和“之子”指的是当时一位周大夫,贤而有功,曾被逐于朝,后来“留子嗟”也被用来泛指不容于朝的贤者,苏轼就曾在自己的诗中写过“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相携行到水穷处,庶几一见留子嗟”这样的句子,来称赞朋友的贤能。
关于这首《丘中有麻》,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一起交流。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