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经典解密诗经middot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第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篇。子曾经曰过:“不学诗,无以言。”暑期读经典,就从《诗经》开始!跟随诗人、古典文学专家林庚先生,一起品味《诗经》的美~

△点击视频,观看诗朗诵《子衿》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

林庚

《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为什么说“青青子衿”呢?《毛传》说:“青衿,青领也,学子所服。”所以诗序便据此说:“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子衿是一首恋歌,古人解诗往往附会到这个程度,以两个字的关系而委曲了全诗的意思。陶渊明所以说读书不求甚解,正可为这般经生说法。

不求甚解原是艺术的态度,因为一切艺术的语言原不是逻辑的语言所能尽的,艺术把人带到原始的浑然的境界,才与生命本身更为接近。

我们如果用尺子去量一个美人的身体,便必失去了对这美人的欣赏,何况有些还非尺子所能量的呢。

艺术的博大之感,正在不必专注意于某一点,而听其每一点自由地表现在我们眼前。

青青子衿,原是随意起兴,若必欲说它,青青原是一种颜色。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青近于黑色,如说“青眼”“垂青”之类,但我们说“踏青”,它便是草色,我们说“青青陵上柏”,它便是松色,至于“独留青塚向黄昏”,它是什么颜色呢?

青的颜色如此的不定,所以《卫风》说“绿竹青青”,古诗说“青青河畔草”,青便与绿几乎不可分了。

然而青又不是绿,我们称“青天”,又称曰“碧落”,青与碧与绿这之间盖有一个差别,这差别不在颜色的深浅上,而在它基本的性质的不同。

所以同一色彩,我们取其某一性质则曰绿,某一性质则曰碧,某一性质则曰青。而青所代表的乃是一个颜色的单纯。

我们说“炉火纯青”,这青究竟是什么颜色,我们实在说不出。但它的性质我们却知道得很清楚。

红是暖色,它是流动的、热闹的,所以近于复杂;青是冷色,它是凝静的、独立的,所谓“十二晚峰青历历”,它便是单纯的象征,它象征着存在与永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青的永恒与凝静,使得一切流动的变化都获得停留与凭借。人生的悲剧便在不可以停留。

我们有了生而终于要走到死;我们有了活泼而终于要走到衰歇,这不只是生命的现象,而且是一切历史的法则。在时间老人的愚弄上,我们因此更爱那凝静与停留。

我们称赞一个人曰“年青”,我们称那可喜的时间曰“青春”,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我们借着那刹那以会永久,然则对于那心爱的人儿,因此赞美他说“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又何必真是穿青领之衣,佩青色之玉呢?

昔人相马可以“牝牡骊黄”,当其专注于神情便忽略了外表,何况之于恋人的衣服呢?所以读书要不求甚解,解诗更要不求甚解,然后我们得到那真正的妙处。

曹孟德随意改用古诗,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他所以是古今第一解人。

阮籍《咏怀》说“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我们在那时光的闪变中乃有了一点常动不息的姿态。

古代的森林中,常有许多神话为我们所向往,那些神话中的人物都是永远年青的,艺术的境界正是那永恒的境界。

庾信《哀江南赋》说“秦中水黑,关上泥青”,我们在那荒原之上不也有了一点欣欣之意吗?西王母有三个青鸟,常化为绝世的少女,她们是那神仙的天使,所谓“青鸟不传云外信”者是也。

蔡邕有《青衣赋》,所写正是窈窕的少女,然则青衣并不限于男子又岂限于学子之所服呢?

林庚

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有《唐诗综论》《中国文学简史》《西游记漫话》,诗集《北平情歌》《春野与窗》等。

暑期读经典

暑期的每个周三

让我们相约初岸

跟着名家一起读经典

让碎片时间美好虚度

默默分享是真爱

-编辑

秋天-

-版式

秋天-

-图片

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购买这套“名家领读”经典系列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