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年全国姓名报告》,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名字依次为:“奕辰”、“宇轩”、“浩宇”,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名字依次为:“一诺”、“依诺”、“欣怡”。
不出意外,十年后的班级里点名时将出现以下情景:
老师点名:zihan!
子涵:到!
梓涵:到!
紫涵:到!
子晗:到!
老师:......
“梓”、“涵”、“宇”、“诺”、“怡”等依旧是热门候选字,新生儿的父母大多数都已是90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中国历史上起名字都有哪些特点呢?已经年了,准爸爸妈妈们如何给自己的宝宝起一个好名字呢?
50年代:保卫新中国政权
很多人都知道新中国政权在年10月1日宣告建立,但当时中国并没有全部解放,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仍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尚未解放。立国不久,又发生了改变国运的朝鲜战争!
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不仅在东北的朝鲜战场面对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巨大压力,在西南山区也面临着上百万的凶残土匪(旧军阀、残留国军、历史遗留的土匪等)。一时间风云诡谲,新生政权面临着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
幸运的是,我们党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土改之后,人民政权获得了人民的充分支持和信任,这也是我们在最困难的建国初期得以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原因。所以当时人起名字多数都有“卫国”、“建国”、“援朝”、“胜利”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字。
60-70年代:政治运动
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火箭速度的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但随着与“老大哥”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全部撤出中国,我国再次面临双重压力,50年代后期,国际国内进入风云动荡的政治运动时期。
国际上发生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美国越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事件,国内则相继发动了“大跃进”、“上山下乡”、“建设三线”、“深挖洞、广积粮”、“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政治建设高于一切,所以60-70年代的新生儿名字中多有“卫”、“东”、“红”、“青”、“兵”等字。
80-90年代:改革开放
十三届五中全会后,国家拨乱反正,发展的重点由政治建设转为经济建设,发财、致富是每个人的头条梦想,同时,国家打开国门,新鲜的事务涌入中国,港台电影、小说冲击着每一个青少年懵懂的情感。
相对保守的人起名考虑的仍以国家、社会层面出发,“建设”、“宏图”、“发展”,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人开始起“鹏飞”、“勇”、“凯”、“帅”、“涛”,更偏爱港台文艺的开始起“雨秋”、雨晨”、“俊杰”、“婉琳”一类的名字。
90后,是大时代快速发展的展现,也是单名最后的辉煌。
21世纪:个性化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父母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行为也更加大胆,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名字”也开始出现,例如“王者荣耀”、“好牛”、“高富帅”、“白富美”等。但更多的仍以“双字”为主。
近五年女宝热门名字
近五年男宝热门名字
建议:赋予情感,避免重名
名字是父母甚至家庭给予新生儿情感的表达,是他/她一辈子的陪伴,如何起一个朗朗上口又不容易重复的名字呢?小编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避免起繁体字、生僻字、异体字等少见、怪异的名字。因为我国目前采用电脑录入,若系统中没有收录可能造成无法上户的情况,而且会经常被人叫错,没有小朋友愿意被人叫错吧?“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可能是一些父母的青春,但游戏都有新鲜度,一旦过时就有可能成为身边小朋友的“笑柄”。
2、可以从传统古籍中寻找。我国诺贝尔奖获奖者屠呦呦(you)院士就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朱自清取自“《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这就要求家长多读书,结合自己对宝宝的期盼,起名时才能做到腹有诗书起名易了。
3、担心重名的家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