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王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欲雪霏霏。"译文是从前我出去打仗,杨柳依依好春光,如今归来是严冬啊,大雪纷飞真寒冷。这是诗经当中的经典名句,也是许多人心中认定的诗经中最美丽的句子,他们出自春秋《诗经.小雅.采薇》。
早在史前甲骨文中就多次出现过柳这个字,可见柳一直就是人们常见的植物。在中国,它也是被记载的最多,栽培的也最广的植物之一。柳也被常称为杨柳或垂柳。在古代的蜀国,人们特意将美丽且独具风姿的柳种植为城池的疆尽,一旦春风吹来,大地变暖,则万流吐绿,一城回春。多年前,采薇中的周朝士兵走在归乡的风雪中,多年的征战让人疲惫心忧,能够遥想起的只有记忆中家门前的一棵柳树,在春天的风中轻轻的摇摆,仿佛舍不得他的离开,所以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昔我王已,杨柳依依”
那以后,柳就以离别的意象进入到中国的文学,人们纷纷折柳相赠,惜别亲友,而柳丝中的柳,就成为了谐音中留,留下的意思,垂下的丝,就成为了思念的思渡头“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自北宋词人晏几道作品《清平乐·留人不住》。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用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雨霖玲》的词。自诗经之后,无数的文人便是这样以柳来表达个人的离思别情。
诗中以柳表达离别之情而除了用柳来表达赠别之外,人们也爱用柳表示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最有名的诗《咏柳》。在他的笔下,鲜嫩娇美的新柳只有在春风来临时才会尽情的舒展。”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在他的眼中,无边的春色也正是伴随着堤岸上的杨柳春烟而让人陶醉忘怀。
诗中的新柳只有在春天来临时才会舒展不过,正因为柳象征着美好的青春绽放,所以一旦枯败,则更容易引起世人的自怜和自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以柳来感怀岁月的流逝,而诗人李商隐的《柳》作笔哀悼青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以柳来感怀岁月的流逝另外,相比于其他的树木,柳树的枝条委婉婀娜,别有一番温柔顺从的韵味,因此,人们也常将柳比作柔弱娇美的女子。诗人刘禹锡就写过一首很美的词《忆江南春去也》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在他的词中,柳就是美女的化身,娇弱含情,风姿迷人。而除了进入诗词,在生活中也有人习惯于称女子的细腰为柳腰,女子的俏眉为柳。
总之,柳即为美,就让我们一起走出户外,去池畔岸边享受着春天的微风,品赏诗中有关柳的各种意境吧。